本篇文章1407字,读完约4分钟
9月5日,长宁区民政局正式出台五项新政策,推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这次发布的最新政策紧跟老年人的需求,建立了更多的养老场所;解决医疗与护理相结合的问题;建立“分层认知护理体系”培养专业护理人员;降低补贴门槛;支持小型和微型嵌入式社区作为老年人服务设施,让老年人实现“就近养老”……这些措施的目的是让更多的长宁老年人受益。
90%的老年人愿意选择社区和家庭护理
长宁区是一个典型的老龄化严重的城区。截至2017年底,登记的60岁以上老年人有205,100人,占登记人口的35.3%,这不仅基数大,而且有快速增长、老龄化和空筑巢的趋势。据估计,到2020年,整个地区老年人口的比例将达到40%。
长宁区民政局局长张伟表示,在对全区困难老年人进行筛查后发现,90%的老年人选择了社区护理和家庭护理,他们去养老机构的意愿不高。因此,在这一次发布的五项新政策中,民政部门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为在家门口的老年人提供帮助。
西郊谢赫疗养院日托所
例如,今年年底前,长宁五条街道将建成五个“三合一”医疗护理综合体,整合和优化资源,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护理服务。届时,社区卫生站、护理站和家庭护理服务站将是“三位一体”,老年人可以直接使用医疗保险卡来满足他们的医疗和养老需求。
到2020年,长宁15分钟社区养老服务圈将基本建成。每个街道镇至少设立一个约1000平方米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和一个养老院;4-5个居委会设立日托机构,总面积不低于200平方米;每个居委会有一个100平方米的社区老年人活动室;另外,根据街道和城镇资源闲置的情况,长宁将建立认知疾病社区护理设施,培育一批小型化、连锁化、专业化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
金夫第三幼儿园
此外,长宁以国家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为契机,率先探索构建“分层认知护理体系”,构建“预筛选-社区预防-家庭支持-专业干预-护理机构入住”的闭环。通过对建设和运营给予补贴,可以促进社会力量尽快参与认知护理的相对空缺口领域,为认知障碍老年人提供便捷的养老服务。
长宁的各项养老服务将更加完善
通过五项新政策的实施,长宁区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在未来将在数量和质量上有所提高,服务设施的供给将更加充足。仅今年一年,新长宁集团和万虹集团就动用了近30个闲置资源来建设各种社区护理设施,其中6个已经建成,10个正在建设中。全区有2所养老院和4所认知老人日托中心,60%的私营养老机构开展了社区推广服务。
“康阳站”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医疗保健服务
养老服务机构将继续成长,家庭和社区养老服务将实现品牌化、连锁化和专业化发展。目前,长宁区已引进或培育了一批行业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化、连锁化、专业化养老服务机构或企业,如易佳、福寿康、金夫、沈阳、优康、康华等,新建或在建的公共养老服务设施基本由第三方运营。
2016年,金夫第三养老院获得上海市认可的养老服务培训基地资格。训练基地分为三个区域:理论学习、模拟场景和实战场景。在模拟场景区,放置了四张标准的老年床和一个拟人模型,帮助学生第一次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
此外,五项新政策重点培养养老服务人才,长宁区将重点建设养老服务人才培训基地。目前,长宁已经建立了一个养老培训基地和四个养老护理培训机构。预计2018-2020年将培训3000名老年员工,逐步形成一支规模适中、年龄结构合理、综合素质优良、尊重老年人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