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10字,读完约2分钟
据《长宁区新闻》报道:12月8日上午,中山公园正门的一系列活动充满了雪和刺骨的寒风,但这并不能阻挡市民进行法律咨询的热情。在咨询台前,市民们自觉地排起了长队……这是全国宪法日和以“维护宪法权威,建设法制上海”为主题的第30届上海宪法宣传周的主会场。市教育卫生系统法制宣传办公室和长宁区法制宣传办公室联合开展宪法宣传、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等专项活动。
据了解,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8所高校参加了12月3日至9日举行的系列活动。600多名教师和学生参加了志愿活动,有1000多名咨询客户和10000多名宣传人员。
记者看到那里有老人、妇女、下岗工人等。为了方便公民进行有针对性的咨询,咨询台分为“宪法修正案要点解读”、“你对新税法了解多少”和“财产纠纷咨询”等区域。华东政法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提供了热情细致的回答。只要填好表格,明确告知一般情况和争议焦点,公众就可以得到现场处理意见。对于不能当场解决的问题,公众可以到华正法律援助中心的值班点进一步咨询。
除了在主会场开展活动外,本市相关高校和大学生志愿者还在校园、商业区和社区开展了各种活动,形成了一股宪法宣传教育的热潮。例如:在校园举办关于宪法和法律知识的讲座和竞赛;举办关于法治的特别论坛和沙龙;组织学生参加法庭听证会,观看与法律相关的电影和戏剧。一系列活动不仅提高了相关高校的法治宣传教育水平,增强了公民的法治观念,促进了法制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也为建设法治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十多年来一直在大学生中开展普法志愿活动,这已成为上海“宪法宣传周”期间的一道亮丽风景。志愿者们表示,通过活动,他们不仅检验了自己的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实现了学以致用的成就感和为市民服务的乐趣,从而增强了他们为社会做贡献的使命感。
华东政法大学法学硕士研究生刘洋告诉记者,他已经连续第二年参加法律援助志愿者服务。随着新法律的出台,例如宪法修正案和个人税收法案,每年都有许多东西需要学习和实践。“法律志愿者活动是我们践行‘向我学习,服务社会’的法律援助精神的好机会。”刘洋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