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28字,读完约4分钟
据长宁区消息,7月1日上海正式进入垃圾分类“强制性时代”的重要时间节点前后,边肖拿着地图,开始了一系列新的规划报告——锁定“四格”→垃圾分类,华阳人真的“扛得清清楚楚”。本期,边肖走了一步,寻找位于华阳路街的“第一格”,看看这里的居住区如何实践垃圾分类的“新时尚”。
第一格:建宁小区
从华阳路整条街来看,建宁住宅区的建筑平均“海拔”处于前列,7个住宅区有20多栋高层住宅,辖区内人口密度较高。如何尽快向所有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的“新时尚”,已经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
我们必须打好“前线”,占领宣传的“高地”,使后续工作有一个稳定的保证。在这些行动的指导下,一些易拉宝被制作在建宁住宅区,并放置在各种高层住宅建筑的大厅里。这些易拉宝内容主要由大字和单句组成,能引起居民的共鸣。
此外,垃圾分类衍生出建宁小区的“外围产品”。居委会专门制作了印有四类说明的冰箱贴纸,挨家挨户分发给居民。居民张阿波告诉记者:当手里有垃圾的时候,我不知道垃圾属于哪一类,通过看冰箱贴纸上的内容来类比学习很容易,这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可以有效地帮助居民长时间学习分类。
社区青少年加入“新时尚”宣传团队,号召邻居做好垃圾分类和定期递送工作
当然,垃圾分类不是一天的工作,需要一些时间来适应。出于这个原因,分类志愿者每天都在售票处前值勤。当居民来扔垃圾时,他们会微笑并提供准确的送货建议,以帮助居民更好地实践“新时尚”。
第一格:姚家角小区豫园路1407弄
对于联合施工单位来说,伸出手连接出水管是非常有力的
姚家角小区有很多新的小巷,垃圾桶升级就像“蜗牛壳做道场”,并不难
姚家角的大多数住宅区都是新式车道。由于空房间狭小,一些住宅区无法设置垃圾桶。居民产生的生活垃圾由每天固定的“垃圾车”运进小巷进行清运。相比之下,住在豫园路1407弄的居民扔垃圾要方便得多,因为这里有一个垃圾桶房,但垃圾桶房“四级”升级后,这里的居民就有些“尴尬”。
姚家角小区党支部书记张艳萍告诉记者:湿垃圾经过分类后,需要用破袋丢弃,但由于位置原因,很难在豫园路1407弄的垃圾桶室内设置盥洗台。因此,居民对湿垃圾的“破袋”有些“担忧”,他们的热情也“打折扣”。
在了解到困难之后,人民电器厂,党的建设和街道的联合建设单位,及时伸出了援助之手。由于人民电器厂的销售部门离社区很近,他们愿意接水管给水槽供水。不久之后,盥洗台正式揭幕,人们看到居民们很快解决了问题,居民们不再担心垃圾分类,湿垃圾破袋率直线上升。目前,包括豫园路1407弄在内的姚家角小区垃圾分类达标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
第一格:乐飞居住区
手推车垃圾收集的优秀模式可以复制
因为五一路大多是老房子和旧胡同,所以社区里没有垃圾箱。过去,居民们常常把垃圾打包,扔在路边的行人树下,由环卫工人负责。夏天,蚊子在巷子口肆虐,臭气熏天,严重影响市容。改变居民的生活习惯难吗?困难!
借鉴沿街商铺上门收集的经验,2019年初提出了定时收集垃圾的方法。以武夷路70巷为试点,探索“宣传、咨询、招募、投放、实施”五种工作方法,探索出一种在没有环卫设施的老式巷中对垃圾进行“两定”分类的新方法,形成了一种可以复制和推广的有效模式。
“一条小巷”延伸到“一组小巷”。乐飞居委会成功将其复制到五一路40号、52弄、92号、114号、116号、124号、132号、154号,不仅解决了居民无处扔垃圾的问题,而且提高了垃圾分类推广的覆盖面,有效提高了居民的获取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