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53字,读完约3分钟
图片说明:身穿防护服的双语志愿者帕克·华子正在教外国人如何用手机注册信息。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根据长宁区的说法,防疫战仍在进行。为了做好“对外防务投入”,一批专门的志愿者去了社区的基层。近日,团委、长宁团委紧急启动了外企青年人才协会、中智上海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李昂教育、沪江网等企业,并招募了一批日、韩文翻译志愿者,支援外国人相对集中、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六条街道。最近,第一批志愿者已经上岗。他们履行了自己的职责,为预防和控制疫情增添了力量。他们努力向外国人解释这个城市的温度。
穿着防护服的多语种志愿者
早春,三月有轻烟和小雨。在荣华居委会下属的某小区门口,身穿白色防护服的华子公园,居委会工作人员已经等了半个多小时。当这两个人下车时,朴华子立即用流利的日语向他们打招呼,指导两个日本人扫描他们桌子上的二维码,并告诉他们如何填写信息。
朴华子是上海中智国际教育培训中心的营销经理。她是一名双语志愿者。韩语是她的母语,日语水平已经达到一级。这次,她是长宁区虹桥街荣华居委会的一名外语志愿者。
朴华子的志愿者任务不仅是在社区入口处向社区中的日本和韩国居民解释返回上海的登记过程,陪同社区工作人员和医务人员解释家庭观察和社区物业服务的要求,而且还要做一些电话信息调查和回答日本和韩国人的问题。
“我们的居委会是中国第一个涉外居委会。它有42个住宅区,面积2.02平方公里。这里有来自美国、日本、韩国、英国、法国以及香港、澳门和台湾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万户家庭和3.2万名居民。外国居民的数量约占60%。”长宁区虹桥街荣华小区党委书记洪升表示,该居委会有50%的居民来自日韩,因此“洋防输入”的“疫情”开始,给他们的社区治理和服务能力带来很大压力。“虽然我们居委会长期以来一直把英语、日语和韩语作为必修课,并有一定的翻译和外语志愿者储备,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返回上海,以及抗击疫情要求的细化,我们的工作量大大增加了。最近,基本上是24小时轮班。共青团中央派出了几名志愿者,真是及时,让我们可以直接为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服务。”洪升非常感激。
认真传递城市温度
日本志愿者张志祥是唯一的日本留学中心学生管理部的老师。像帕克·华子一样,他最近陪同社区工作者和医务人员向外国人解释家庭观察要求和社区物业服务。他用脚感受到了荣华居委会作为“小联合国”的风采。
张志祥介绍说,与外国人的交流应该及时、全面,而且应该非常准确。由不满意的话语引起的误解可能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他在工作之初也是汗流浃背,但荣华居委会在与“外来居民”沟通方面有很多经验。之前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多语种的“防疫友谊提醒卡”和多语种的“健康观察15题”以及“外国居民”
上周六,张志祥陪同工作人员进行了一次上门健康观察访问。其中一名居民是一对50多岁的日本夫妇。户主填写完表格后,张志祥向医务人员询问了他们的身体状况和个人需求,并介绍说大楼的管家和物业将为他们提供非接触式送货和垃圾处理等服务。仔细听完之后,这对夫妇一遍又一遍地感谢工作人员。
“那天,我跑了十多户人家,晚上检查了手机,走了22000多步。”张志祥说,虽然他很累,但他很开心:“当时,我觉得这份工作特别有价值。在防止疫情传入的同时,我还把上海的‘气温’传给了外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