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16字,读完约2分钟
以“高水平双创新、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18年全国双创新周于10月9日正式拉开帷幕。作为国家双创新示范基地,上海徐汇区于10月11日正式启动了今年的双创新周。一系列双创新活动,包括徐汇高层次人才研讨会、“天津开发区漕河泾”和ai intelligence room summit将持续整个10月,将“双创新周”延长至“双创新月”。
徐汇区自去年被评为中国第二批双创新示范基地以来,一年来不断聚集主要创新平台和标杆企业R&D中心。今年8月,小米上海R&D中心和腾讯华东总部先后在徐汇河畔登陆。9月,全球人工智能大会在同一地点召开,标志着徐汇滨江创新极总体布局初步形成。
一年来,徐汇吸收大型平台和标杆企业的步伐不断加快:提升上海科技创新资源数据中心的能量水平,成为R&D和上海转型的功能平台;华东理工大学费里加诺贝尔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在徐汇校区正式成立。支持中国科学院脑科学、分子植物科学和分子细胞科学三大杰出创新中心落户上海,上海第一个区域伦理审查委员会上海临床研究伦理委员会落户徐汇;交通大学分子纳米药物创新转化中心和有机研究所林峰糖药推广中心平台正式落户。
今年,微软亚洲研究院和微软-意电人工智能创新研究院、腾讯人工智能创新平台和上海上唐人工智能超级计算中心原型项目先后落户徐汇,全球独角兽企业在徐汇设立了14家公司或重要分支机构,区域创新聚集效应不断提升。
面对不断增强的创新力,徐汇并没有盲目吸纳大企业和独角兽,而是在过去的一年里,不断将十多年的创新创业积累融入双创新示范基地建设中,徐汇“两极两带”的双创新格局更加清晰。
徐汇滨江创新创意带
在“两极”中,历史最悠久的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于1988年拔地而起。如今,漕河泾信息技术产业创新极以漕河泾开发区为核心,依托高端芯片和智能硬件的研发优势,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先导,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创新极已基本形成。上塘科技、易图科技、云之盛、英通科技等众多领先的人工智能企业聚集在该地区。
徐汇以漕河泾的创新为核心,借助国家双创新示范基地的溢出效应,不断推动中创空向“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发展。到目前为止,该地区已有60多家公司,为创新型企业家提供了13万平方米的空办公用房和位于上海中心城市的15000多个工作站。其中,世界上第八个微软加速器和中国第二个微软加速器于2017年在徐汇正式运行。截至目前,已有43家处于第三阶段的初创企业成功提速,“校友企业”的总估值已超过556亿元,成为全球8家微软加速器中效益最好的。
林峰生命健康产业创新极以林峰园区为核心,以上海重点生命健康科研机构、高校和医疗机构为重点,以信息技术共享平台为核心,连接R&D、临床和应用环节,以产业资本和高端人才为支撑,“迷你波士顿”生命健康创新生态系统正在逐步形成。目前,林峰国际创新中心已与100多家生物医药企业和投融资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将生命健康领域的创新项目连接起来。
双创新“两带”空厅布局不断优化。其中,徐汇滨江创新创意带全长11.4公里,串联林峰和华景地区。目前,以西岸智慧谷、西岸媒体港和西岸金融城为核心的滨江创新创意带规划布局已经完成,西岸国际人工智能大厦已基本建成。
漕河泾-华景创新创业带与正在建设的轨道交通15号线串联,重点建设位于华景地区的北洋人工智能城,规划布局人工智能、芯片设计等相关企业,完善综合环境配套设施,与滨江创新带形成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