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81字,读完约4分钟
徐汇区恒福景区(恒山路-复兴路)是上海中心城区规模最大、历史建筑数量最多、历史景观格局最完整的历史文化景区。全国共有15个文物保护单位,1074座优秀历史建筑和1620座保存完好的历史建筑。随着张乐平故居、凌克故居的对外开放,年底还将开放夏衍故居、曹颖书房等一批人文地标。曾经不可触及的“神秘的空房间”终于可以走进来了!在12月8日举行的“会议论坛”上,翻译家的女儿、“曹颖研究”策展人盛珊珊分享了《曹颖研究》如何生动地展示曹颖先生生前的工作和生活场景。
描述:夏衍的故居建于1932年,是英式风格的
曹颖是中国著名的翻译家,翻译了托尔斯泰所有的小说。“与其立个墓碑,不如建个书房”,这是曹颖先生的遗愿。今年年底,曹颖自习室将重新出现在乌鲁木齐南路178号,毗邻正在修复的夏衍旧居。它不仅储存了他一生收集的书籍供读者借阅,还成为翻译大师和文学爱好者交流思想的场所。
“曹颖19岁开始翻译俄罗斯文学,因为她翻译俄罗斯文学,她有一定的使命感。他是第一个翻译肖洛霍夫作品的人,也是唯一一个翻译托尔斯泰小说全集的人。”盛姗姗用这样的开场白介绍了他的父亲曹颖。“他的第一部翻译文学作品叫做《老文》。从这本书开始,他一直使用曹颖的笔名。曹颖是小草,比小草小,但它非常顽强,每年春天都能回来。他受到了白居易诗歌的启发。他在中国和俄罗斯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如何翻译俄罗斯文学,使中国读者能够接受俄罗斯文学并真正阅读俄罗斯文学。”
托尔斯泰花了六年时间写《战争与和平》,曹颖花了六年时间翻译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盛姗姗说:“我爸爸完全把自己置于托尔斯泰的状态。他把自己变成了托尔斯泰,每天都感受到这份工作。当时,有559个字符需要梳理。俄罗斯人的名字很长。他制作了559张卡片。每个人的名字是什么,人物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他就像一个导演。今天谁出现了,他和另一个人是什么关系?所以我父亲全心全意地投入托尔斯泰的状态。”
曹颖一生都想翻译俄罗斯文学。他的作品很多。当他1987年去俄罗斯获得文学奖时,他已经翻译了50多本书。有人问,你在生活中是如何翻译这么多东西的?他说:“我还没有老到可以安心地等待死亡,我还没有年轻到可以慷慨地浪费青春。”
描述:盛珊珊正在介绍曹颖研究的方案
曹颖的研究领域很小。从入口进去的第一个地方是序言厅,第二个房间是“人道主义启蒙”的介绍。虽然曹颖书房的全貌没有完全恢复,但有书柜、写字台、翻译参考书等。他用过的还有一些手稿,包括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的译本。曹颖研究将通过“人道主义启蒙”、“中俄桥梁”和“翻译方式”三个主题向公众展示曹颖翻译的原著、手稿和研究场景。
夏衍故居将展示和梳理夏衍在上海的足迹,重点关注具有“红色文化”和“上海文化”特征的历史事件。忆及他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开始革命工作;准备成立左翼联盟,创办《王久日报》,参加我党的隐蔽战线工作;翻译《妇女与社会主义》、《母亲》等作品,成立左翼戏剧俱乐部,创作话剧《在上海的屋檐下》,拍摄《风云儿女》,组织《光明》出版,出版报告文学《合同工》等。,并修复卧室等。夏衍生活时期的空房间。
夏衍故居和曹颖研究开放信息:
开业日期:年底左右
参观方式:两处故居均可通过微信预订免费参观。在“魅力恒富”微信平台上预约访问,每天限200人。提供中文解释服务。场馆内没有停车条件。建议绿色出行。你可以乘坐地铁7号线和9号线(在赵家浜路站下车)和地铁1号线(在恒山路站下车),步行大约15分钟。
开放时间:两处故居每周二至周日上午9: 00至下午16:30(16:00停止进入故居),周一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