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05字,读完约2分钟
9月28日下午,静安区教育局在区一中举办了“帮助家校合作引领学生成长”论坛,探讨如何依托微信这一信息技术载体,构建学校和家庭培育和促进学生成长的新途径。
静安区教育局德育办公室主任李正刚表示,目前,静安区大部分中小学都建立了班级微信群,为家长和老师提供了方便的沟通渠道。然而,与此同时,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因此,今年4月以来,静安区教育局德育办公室和区中小学班主任研究中心组织了55名中小学骨干教师就班级微信群建设进行专题实践研究,总结出了可操作性和实践性强的好经验。
论坛上,闸北成功教育实验中学、伍肆中学、恒丰中学等中小学的班主任通过调查群体现状、激活群体温度、引导群体舆论、以群体研究、群体微沙龙、微戏剧、微视频等形式化解群体危机,介绍了自己的经验。
论坛上,静安区教育局发布了《静安区中小学微信群建设公约》。公约规定:全区学校的班级微信群必须依法实行实名制管理。小组成员通常由班主任、班主任和家长组成。进入小组的家长应是学生的法定监护人,班主任是第一责任人;班级微信群是一个公共信息平台,主要用于分享学生经历、了解学校或班级信息、交流家庭教育经验等。,努力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成长观;班级微信群交换和发布的信息应与所有学生相关。不应在小组中讨论个别问题,也不应发布含糊不清和未经核实的信息;不要宣布点名,批评学生,宣布结果或小组排名。
大宁国际小学家长志愿者代表在论坛上宣读了家长组建班级微信群的提案,倡导区内中小学生家长应遵守班级微信群的规则,不开玩笑、不乱写段落、不卖商品;要有效地说话,不要“喜欢机器”;要积极分享,不要做“铁公鸡”;控制情绪,不要发脾气,不要互相指责,不要带走负面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