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87字,读完约3分钟
东方。4月11日:劳动合同是否签订,工资是否按时发放,台账是否登记...对于申城的许多建筑工地来说,在年底前接受劳动监察部门的检查早已司空见惯。然而,最近,静安区的一些建筑工地意外地收到了一封询证函,劳动监察和建设管理中心竟然杀了一个“回马枪”,再次上门要求复查。对此,区劳动监察大队负责人告诉记者,将“固定时间”改为“不固定时间”是一种创新,打破了建筑就业企业的常规思维,不断提醒他们确保农民工权益,确保农民工工资支付到位。
两个部门没有打招呼就来到门口
"您好,请出示营业执照、劳动合同和工资支付账户的复印件."近日上午9时30分,劳动监察部门和建设管理中心的执法人员来到“大宁路街472栋商品房建设”项目部,要求相关责任人提供检查材料。
这一“突然袭击”让上海建筑工程集团负责该项目的员工有些意外。“好像是去年底检查过的,怎么又来了?”
应执法官员的要求,一系列材料和文本被发送到桌面。经过认真核对,静安区劳动监察大队二师成员李伟出具了询证函,要求企业在7天内将暂时无法获得的材料送大队进一步审核。
返回卡宾枪打破了常规
“实际上,我们在年前就要求联合管理小组对施工现场项目进行集中地毯式的监督,并宣传告知联合区建设管理中心重点抽查了10个施工项目。”静安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队长王鸿告诉记者,春节后,该大队会同区建设管理中心组织了三次“背靠背”的抽样检查,涉及24个在建项目,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经营者实名制登记、劳务费和工资登记、农民工维权标志设置、农民工个体劳动合同签订、农民工工资支付。
王鸿指出,在检查过程中,还发现少数建筑企业维权标识信息更新不到位,个体劳动者工资专项账户未及时使用。联合检查组立即敦促他们进行整改。
“根据以往的惯例,建筑公司可能会认为,下一轮检查应该在今年年底之前进行。”王鸿说,静安目前有71个在建项目,涉及大量农民工。如果建筑工地的就业标准被“放松”,农民工的权益可能会被“削弱”。
今年,静安区劳动监察部门和静安区建材管理中心首次打破常规,为工程建设领域的就业管理打死了一个“回头枪”。“不打招呼,不提前通知,随机名单,随机检查,用这种‘双重随机突击’来检验建筑和就业企业是否真正维护了工人的权益。”
严格执行发放通知[/s2/]
据了解,建筑业定期、制度化的上门检查将成为静安区劳动监察部门今后“处理拖欠、保障费用”的一种全新模式。
记者发现,与几年前的检查不同,劳动监察员带来了一个特别的“通知”,要求工程建设领域的企业根据有关要求“基准”,并进行自己的整改。
王鸿告诉记者,如果在接到《通知》后发现仍有问题,不按期整改,将依法处理。同时,它将被列入不良企业名单,相关责任人将被记录在不可信任人员名单中。涉嫌恶意拖欠工资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如果被列入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黑名单”,将被“封杀”,并受到信用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