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68字,读完约4分钟
“您已经成功填写了口罩预订,请耐心等待居委会审核。”近日,居住在周家渡齐河二居小区的王女士通过扫描密码在家里预约了一个口罩,并在几秒钟内收到了短信通知。不久,居委会打电话通知她,相关信息已经核实,口罩购买证明已经发到她的邮箱。王女士扫描的“代码”是在“浦东出版”公共账户上发布的二维码,其后台支持是浦东新区大数据中心部署的“浦东新区COVID-19防疫控制系统”。
每一秒都是为了防疫。当成千上万的基层一线工作人员“负重前行”时,浦东新区以大数据为支撑,通过智能应用帮助防疫控制,使口罩预订实现了淘宝购物那样的点对点精确对接,供需双方关系密切,减少了基层工作人员的重复性工作。
一键操作,社工的“二次传输”报告
在防疫和控制期间,居民很难做“掩护”。如何妥善预约挂号,让常驻村干部倍感压力。
在第一轮面具预定中,新区的每一条街道、每一个城镇、每一个村庄都展现出了自己的神奇力量,并采用了excel表格、现场注册、附龙等方法。但是,仍然存在数据不能按需求获取、信息不能共享、人工重复录入等问题,耗费了基层一线员工大量的时间。
为此,浦东新区大数据中心在短时间内开发了“COVID-19浦东新区疫情防控系统”,并生成了统一的二维码,通过“浦东出版”公开号码在全网发布。市民只要扫一扫,就进入小程序的主页,点击“预约挂号”进入网上预约模块。在智能表单中填写并提交相关信息后,他们可以收到确认消息,并在一个工作日内完成验证。随着这项服务的推出,一方面,市民们可以预约戴口罩,这样他们就不必跑去居委会排队领户籍簿和身份证了;另一方面,社会工作者不需要培训,他们可以通过一键操作直接开始。“第二轮通知购买导出”和“第二轮全表导出”,这些一键操作设计允许社会工作者在几秒钟内“输出”他们想要的报告,并且这些报告与地区的相关部门共享后台数据库。
一屏在手,基层“善于听和看清楚”[S2/]
在防疫的第一线,浦东有1358个村庄,涉及2790个社区和3880个队。相关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如何能在第一时间从上级那里得到最新的疫情防控指示?他们的培训将如何进行?
如今,这两个问题可以在个人手机上解决。
这是由于大数据中心在预防和控制系统的新领域开发了“协作办公室”功能。这一功能已将该组织转移到网上,覆盖了整个地区政府机构、机关和村庄的28,000名公务员,并在移动终端上部署了12个应用程序,如文件交换、邮件收发和智能填表。
该终端还协调网上业务,增加智能物流、城镇直通车等18个业务板块,实现点对点沟通,及时沟通全区疫情防控工作,快速分享有效经验和做法,统一回答政策口径。防疫期间,全区移动办公平台日活跃用户达到6800人。
拍照以实现准确的调查[/s2/]
“一些返回上海的人在观察期结束前已经出去了,请立即检查……”2月22日,张江镇收到了区域大数据中心推送的432条数据信息。工作人员立即跟踪地图,利用推送的信息准确找到返回上海人员的地址,快速查看情况,稳步规范处置,并迅速回复上级。
为什么信息如此准确?背后是强大的数据支持。浦东新区大数据中心与公安、卫生和卫生委员会、城市交通中心等部门一起,利用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将公安道口、网格工单(12345市民热线)、城市卫生云等多源多形式的数据与新区人口数据库、房产数据库、社区分布数据等信息资源进行清理和比较。每天从近万条数据中,按照关联规则逐一统计成千上万的表单。大数据中心的工作人员致力于数据管理、数据清理和排序,并自动准确地将订单发送到相应的乡镇。
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大数据中心的智能识别率从50%提高到99%以上,名称和地址不再模糊不清,可以准确定位具体的位置、人员和状态,并准确推给乡镇的工作人员。处理时间从最初的48小时减少到12小时。进入疫情防控以来,区域大数据中心聚集了卫生保健、疾病控制、公共安全、卡口和街道乡镇,对应数据近400万条,排查重点疫情数据48万多条,向街道乡镇推送数据27万多条,紧急调度4000多条,有效促进了准确防控,减轻了一线人员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