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350字,读完约8分钟
旧城改造是黄埔区政府勇气和决心的体现,因为旧城改造是上海中心城区城市治理中最难的“硬骨头”。
如今,从黄浦区东街开始,它已经进入老城区进行地块改造,其面貌已大不相同。“过去,楼上有非法团体出租,楼下有街头食品农场。当你抬头看时,你看不到空的天空,只有电线、遮阳棚和遮阳棚……”住在老城的居民这样描述它。
但现在,东街的道路畅通无阻,道路两旁的一排排房屋和外墙都搭了脚手架。“脚手架是一件好事!就像手术后缠在病人身上的绷带一样,它表明内部得到了很好的管理,正在进入外部的最后修复阶段。”
截至今年8月底,黄浦区共拆除违法建筑1658栋,面积21600平方米,整治目标完成80%。“改造旧城区”的整风行动由区委书记、区长亲自领导,在全区上下进行了动员。经过200多个昼夜,被称为上海最难“硬骨头”的老城区即将焕然一新。
从街道到区域
去年,老城区的四牌楼路因为“社会问题突出,环境质量差”而受到批评,当然“整治也很难”。
四牌楼路需要整治,其背后的老城区更需要整治!黄浦区委区政府勇于承担责任,勇于自我加压,从一条街向一个区域扩张,提出旧城改造的区间不应局限于四牌楼路,而应延伸至东临中华路、南接复兴东路、西接三排楼路、北接方邦中路的豫园和小东门旧城区间。
该区域面积208,000平方米,涉及两条街道,注册人口27,000人;其中80%以上是二级以下的旧房,50%以上是出租给外来务工人员的,大部分是老年人和贫困家庭,房屋安全隐患多,无证非法经营严重。
做出这样的决定需要政府极大的勇气和决心,因为老城区的房子是中心城市治理中最难的“硬骨头”。
咀嚼这座古城的“硬骨头”有多难?以拆迁违规为例。“在市中心拆除1平方米的房屋比在郊区拆除困难几百倍。”许多参与旧城房屋拆迁的工作人员对此有着深刻的理解。
首先,老城区的违章建筑大多为两三平方米甚至0.5平方米,总面积很小,但涉及大量的违章建筑者。目前,虽然已经调查了2056起违法建筑,但还没有见底。例如,在老城区九里聚奎新农村的285户居民中,有243户居民拥有各种非法建筑。不管他们住在几楼,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一个大约1平方米的“吊脚楼”挂在窗外,这个数字是66。
第二,大部分违章建筑都是古老而复杂的,许多房屋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其中一些“长”在老房子上。例如,148弄、218弄、学院路2弄等三层楼以上的私房已成为本体建筑的附属物,面临“拆一户,可能倒一户”的局面。
第三,老城区有很多违章建筑,大多是为了生活,背后有民生需求。此外,一个社区中的每个家庭通常都是非法建造的,拆除一栋非法建筑可能会冒犯一栋建筑的居民。葛,住在聚奎新村三栋一楼,在这里已经住了50年了。一栋19.6平方米的房子分成两部分,一半与葛阿坡和他的妻子住在一起,另一半与葛阿坡的妹妹住在一起。在朱奎新村,炉子是共用的,没有卫生设施。我不记得哪一年,葛奶奶在她家门前搭起一个简单的小隔间来“荡炉子”。
[/s2/]一切从改善民生开始
如何咀嚼古城的“硬骨头”?黄浦区以改善民生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创造性地提出了“重建旧城区隔间”的理念,即不仅要拆除违章建筑,修缮门面,补充“内胆”,增加功能,还要整顿秩序,努力做到“消除安全隐患,还路于民,还环境于居”。
区委书记、区长亲自挂帅,抽调各一线相关部门的精兵强将,牵头成立了老城区综合整治指挥部,启动了黄浦区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大、难度最大、改善程度最高的老城区整治。“拆迁不是面子工程,也不是形象工程,这样人们才能得到真正的利益。即使房子不被拆除,生活也可以得到改善。”黄浦区委书记唐治平说。
黄浦区不是简单地拆除旧城区非法建筑的居民隔间。“老城区的大多数居民都建了违章建筑来谋生。对于这些非营利性的违法建筑,黄浦区明确表示,在坚持拆除违法建筑和消除安全隐患的同时,拆除违法建筑和服务民生是同步进行的。”黄浦区副区长胡广杰说。
黄浦区对该地区的管线改造、房屋修缮、地下空房和危房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探索,确定了六大民生工程的26个子项目,以改善五年内无法搬迁的老城区居民的生活。
10年以上未大修的7万平方米以上直管公房全部大修;翻新东街和朱奎街的下水道;在重点区域增加了6个社区的27个道路探头和147个探头,形成了覆盖老城区的视频监控系统;在老城区全面开展了厨房和浴室设施改造、道路和管道重建、老房子综合修复和亮化工程;基于能够打包所有东西的原则,在老城区为500多名居民安装了厕所。
总部还坚持认真调查、耐心访谈和沟通,重视“居民需求”,根据需要制定“一户一策”,重新规划每户布局,在现有房屋中嵌入必要的生活设施,甚至邀请“梦想改革者”提出方案。"
学园路280号住着一位97岁的老奶奶,她最初非常抗拒拆迁,担心拆迁会影响她的生活。总部的工作人员通过奶奶的亲戚朋友反复与她沟通,最后说服她配合她拆除违规行为。在违章建筑被拆除、房屋被加固后,考虑到她的房子没有下水道,需要带厕所,黄浦区为她安装了一个浴室和厕所。
违章建筑已被拆除,房屋已被漂亮地修复,生活设施齐全,外部环境的改善必须跟上。
原来,无照经营在老城区很常见,还有很多顽疾,如街头餐饮、街头菜市场、流动摊点、乱停车辆等,屡经整顿,时有复苏。为此,黄浦区逐步探索城市管理中的顽症矫治模式。在公安部门的带领下,在老城厢地区探索了联合物流联动的综合管理模式,并进行了试点和运行:清理棋牌室、发廊、足浴店等场所,开展黄色赌毒专项整治;摸清本地区186户无照和无照非法经营户的情况,坚持“露头就打”,反复抓,利用网格化管理优势,及时发现顽症死灰复燃;该地区的集团租金被发现一起调整。此外,随着全市交通秩序的大改善,黄浦区出台了老城区交通管理方案,实行全区域标识管理和全方位交通改善,目前老城区停车混乱状况明显改善。
“联合物流联动机制和网格平台都是可以长期管理的模式。在整顿中,建立管理机制,建立规范的工作机制。目标是长期保持整改结果。”黄浦区区长高云说。
老城的居民欢迎这个惊喜
经过200多天的攻坚,今天,老城区隔室在“开通第一条线路并拔下吊脚楼”后迎来了一个新的惊喜:
朱奎新村建于20世纪60年代。这座建筑的结构老化损坏了。居民用自来水管作为支撑,三层楼的违章建筑不断覆盖着自来水管,成为危险建筑。经过整改部门的介入,仅用两个月时间,就按照人员疏散、拆除除险、加固修复的程序,拆除了100多间2000平方米的房屋。现在,朱奎新村仍在紧张的重建中,但当你走进任何一个“样板房”时,你都能看到厨房和浴室设施都很齐全,这与过去大不相同。
康佳巷和花槽弄地区上游水道和下水道中的旧“白铁管”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然而最近,住在康佳巷16号的张先生打开了厨房的水龙头,但他很高兴地发现清澈的自来水喷涌而出。
街头食品市场消失了,道路变得宽敞了。波尔多的工棚和黄墙的街上商人保留了老城区隔间的特点,但也有一种设计感。当地居民表达了他们的感受,“这真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最近,老城区的居民还在津津乐道一件事,那就是老城区的房子,过去几乎没有景观,现在是"绿色"。
在大学路,小贩们曾经聚集的地方,现在有了波浪状的鲜花盒子,里面装满了鲜花和方便的锻炼设施。据黄浦区绿化部门介绍,目前老城区绿化景观工作正处于综合建设阶段,新增绿地517平方米,改造绿地1160平方米,完成花箱约150个。年内,计划建设和改造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的绿地,增加3个袖珍公园和150个花箱(包括立体攀爬花箱)。对于老城区的居民来说,外出时看到“绿色”不再是奢望。
“旧城改造”是黄埔区将坚持做的一项民生工程。今年8月,颁布了《中共黄埔区委员会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旧城改造的实施意见》。与此同时,一份100个项目的清单被列为旧城改造管理区,并划分为负责部门;最近,黄浦区老城区片区综合环境治理蓝色48页标准诞生了,该标准是根据老城区片区特点,依据城市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的。分为违法建设与整治、市政道路、街道单位、住宅小区、车辆停放、无照经营场所、户外广告、环境卫生和公共绿化等10个小板块。至此,黄浦区的“旧城改造区”不仅有了区级法律法规的依据,而且“标准化”的操作程序也可以复制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