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94字,读完约4分钟
描述:魏云神庙检查大钟。叶莉
今年,可能是也可能不是魏云寺最后一次为新年计时;中山东一路13号海关大楼,去年可能依靠也可能不依靠发条驱动重达135公斤的大锤报时;这座从1927年开始使用的老式英国钟,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唤醒上海的最后一个早晨。
在2018年的最后一天,上海海关没有上班,但魏云庙仍然保持着三天一个周期的节奏——乘电梯到海关大楼的顶层,打开门,沿着只允许一个人通过的钢制扶梯走,走上69级台阶,登上钟楼的活动室,给钟上发条并校正时间,整个旅程需要15分钟。这种重复性的工作似乎没有多少技术含量。说他最大的贡献是他已经“锁定”了28年。
魏云寺可能是上海最守时的人。他是上海海关的第四个守夜人。他于1982年进入海关,从事物流管理。1991年,由于他的主人的提升,他开始接管守夜人。结果,时钟成了他每天关心的事情,每天不去一次钟楼,他会感到不舒服。有时在睡觉前,他突然变得多疑,不确定白天上班时是否“打开了闹钟”(上了发条)。他越想越害怕,于是他半夜从浦东的家叫了一辆出租车到外滩,爬上钟楼又检查了一遍。确认后,他可以回家,平静地睡觉。这种“强迫症”在接手之初发生过多次。在过去的28年里,发生了五六起“事故”。大部分是挂在海关大楼旗杆上的外滩风筝,风筝上的线缠绕在指针上,所以指针在行走时停止了。当游客或市民抬头发现时间不对时,他们应该打投诉电话或通知海关大楼的门卫。没有“替代品”来保持时钟。无论人们在魏云寺的什么地方,他们都必须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1991年后,魏云寺很少走出上海,唯一一次出远门是在2009年,当时他被评为先进,单位奖励他去Xi。想了想,他决定放弃,直到他的主人,第三个看守人,听说他主动接手轮班,魏云寺才得以成行。几年前,魏云·坦普尔的父亲去世了。在葬礼安排妥当之前,他赶到钟楼给钟上发条。有什么抱怨吗?魏云寺只提到一件事——2017年底,恰逢海关大楼90岁生日,他接待了来自外滩街的几十名居民。在听了几十年的钟声后,这些居民第一次走进了钟的“心脏”,看到了钟表是如何工作的,以及钟声是如何响起的。其中一个居民对魏云寺说:“海关的钟声会陪我睡觉,没有钟声我就睡不着。”
魏云寺知道这不仅是时间,也是上海风俗的形象和上海城市的象征。
像伦敦的大本钟和莫斯科的红场钟一样,上海海关钟是由同一家英国公司生产的,被称为世界三大钟。当时,上海海关钟的总成本高达5000两银子,于1927年8月从伦敦运到上海。那一年,当6.25吨重的大钟和原来包装好的木箱一起被吊到72米高的钟楼上时,外滩路上的行人都停下来观望这一奇观。今年,海关时钟已经92岁了,第四个看守人魏云·坦普尔将于2019年4月11日退休。从现在开始,谁来保管这个大钟?铃还在响吗?
这些仍然未知。魏云·坦普尔说,他能揭示的是,自2018年初以来,这座90岁高龄的大钟经常无缘无故地停下来。“这可能与大钟的老化有关,但也可能受到城市发展和地面变化的影响。大钟底座的平衡。”考虑到这个大钟的英国制造商还“活着”,上海海关想尽一切办法寻找这个企业。双方同意,英国制造商将在2019年春天对大钟进行全面的物理检查,并发布评估报告,最终英方将提出一个计划——是彻底检修还是让大钟死掉?事实上,为了保险起见,上海海关为大众开发了一套电机驱动和电子控制的替代方案,并于2018年9月投入试运行。这个方案完全取代了机械报时,整个小时的钟声和雕刻的音乐都是电子播放的。
目前,时针仍然是用重锤敲击的,而刻有东方红的音乐已经是电子演奏了。它是一个时刻的一段音乐,两个半小时,三个四分之三小时,整个小时都是一段完整的音乐。“至于海关时钟是否能继续运行,时钟和报时的人工校准是否完全被电子系统所取代等。恐怕要到今年四五月份才会公布。就我而言,我会永远记得我父亲的教导:做好事。我会守到最后一天!”魏云·坦普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