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53字,读完约3分钟
元旦假期后的第三天,豫园街又开始了大客流的群众志愿服务,用志愿行动践行城市文明,传递豫园的温度,展示上海的形象,让志愿者精神成为冬天的暖流。
完善服务机制,倡导“微笑和志愿”[S2/]
元旦期间,上海迎来了雨雪天气。飞雪中,豫园大客流志愿者服务亭和志愿者们穿的蓝色马甲格外醒目。2018年12月30日清晨,客流量大的志愿者们排队上岗。随着早期交通高峰的到来,岗亭附近很快就被游客包围,志愿者们以热情的微笑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今年,为了进一步突出和深化‘微笑志愿者、温豫园’的志愿服务理念,增强志愿服务的实效性,豫园街道在总结以往大客流志愿服务经验的基础上,不断优化‘两站10.10服务’的运行机制,不断深入挖掘大客流群众志愿服务的新内涵。”豫园街社区志愿者服务中心主任常青说。
豫园街道建立了志愿服务监督机制,使志愿服务的运作更加规范。元旦期间,以往参与活动的经验丰富的志愿者担任服务主管,并及时将服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方面反馈给志愿者,以促进志愿服务的持续发展。在每位志愿者上岗前,豫园街还通过详细的岗前培训机制,确保他们能为游客提供更细致的服务。街道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方式:组织线下志愿者参加“眺望豫园”活动,了解豫园的地标、文化和美食。同时开设网上课程,对志愿者进行知识与会议、服务礼仪、旅游英语等岗前培训,并进行模拟评估,为志愿者服务做好充分准备。
此外,豫园街鼓励和督促参与客流大的志愿者改善服务日志。除了记录服务人员的数量和服务内容外,每个志愿者在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和故事都会记录在日志中,这将增强志愿者的体验。同时,服务结束后,手机上安装的志愿者服务管理系统会提示每位志愿者填写服务反馈问卷,通过系统数据的整合和分析,为项目的优化升级提供参考。一位参加服务的年轻大学生志愿者告诉记者:“我们的每个志愿者都应该填写志愿者反馈表,并在现场填写服务日志。确保“今天的事情今天就完成”,并及时反馈各种情况。”
成长中的团队正在不断升级其服务[/s2/]
随着豫园大客流志愿服务项目的社会影响力日益增强,志愿者报名来源更加多样化。
今年,除了继续与共青团黄埔区委员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合作招募大学生志愿者外,越来越多的志愿者来到豫园。一些社区居民不仅自己做志愿者,还动员全家和朋友参加“团体”式活动;在原有的基础上,与街道合作的社区单位增加了中国人寿上海分公司青年志愿者队伍;在志愿者队伍中,外国朋友的面孔出现了,带着甜蜜的微笑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朋友服务。
今年元旦,结合以往服务的反馈,针对游客提问最集中的问题,街道在“十大服务”的基础上精心编排制作了“河南园林旅游帖”,涵盖了河南园林周边的银行、景点、医疗、公共交通等六个方面的信息,并在两个服务站旁边的电子显示屏上滚动,在志愿者管理系统中发布,让每个志愿者都能有策略地开展服务。
据统计,在元旦假期的三天里,共有270名志愿者参加了河南花园的群众志愿服务,服务了1.3万名中外游客。“小青菜”(志愿者)以其亲切的问候、周到的服务和专业的讲解,践行着“互助、友谊、奉献、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为豫园古镇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在传播文明时尚的同时,志愿者也获得了充分的信心和积极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