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04字,读完约3分钟

据黄浦区介绍,距离《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还有不到5个月的时间。黄埔如何通过细致的“刺绣”治理和春风,让垃圾分类成为人人参与、自觉参与的新时尚?

今年以来,区绿化市容局深入基层、机关、企事业单位,在去年大规模调查的基础上,调查真相,提出问题,提出对策,今年还将采取加强源头分类投放、完善全过程分类体系、引导全民参与等措施,努力形成垃圾分类新局面。 这就是“依法治国,全区启动,全民参与,市场运作,整体推进,全面提高”。

黄浦区垃圾分类用好“绣花”功夫

去年,在大规模调研的帮助下,黄埔垃圾分类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单”:全区党政机关、学校、医院和食品农场率先完成了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全覆盖;半松园路、大浦大桥、五里桥率先完成居民区垃圾分类全覆盖,争创上海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街;新建55个“两网融合”服务点和3个“两网融合”中转站,完成483个垃圾站升级改造;新增垃圾分类绿色账户2万个,覆盖18万居民;超过生活垃圾削减5%的目标。

黄浦区垃圾分类用好“绣花”功夫

但是,在不断的调查中,区绿化和市容部门仍发现垃圾分类工作存在诸多不足,如垃圾源头分类的有效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市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区域垃圾分类、收集和运输的中转能力有待提高。

针对垃圾分类中存在的这些不足,今年,黄浦区从细节入手,努力“刺绣”,管理垃圾分类的全过程,不断完善分类体系。从7月1日起,上海进入了垃圾分类的“强制性时代”,责任不清的时代也将过去。为此,黄埔将实行源头分类和管理责任人制度。业主委托物业服务企业实施物业管理的,物业服务企业为管理责任人;如果由业主自己管理,业主是管理的负责人;无法确定管理负责人的,街道办事处应当确定管理负责人。街道办事处监督其管辖区域内负责人履行管理职责。同时,黄埔还将提升区域垃圾分类、收集和运输的中转能力。一方面,加快垃圾转运站建设,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安装小型压力站,鼓励单位设置垃圾生化处理装置,加快配置各种垃圾收集运输车辆和配套停车场;另一方面,建立和完善市场化运作体系,优化市场准入,鼓励具有专业处置能力的社会企业参与。此外,深化“点、站、场”两网融合建设,加快可再生资源回收系统与居住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系统的融合,逐步形成“地方政府支持底层、终端市场运作”的垃圾收集运输处置“黄埔模式”。

黄浦区垃圾分类用好“绣花”功夫

垃圾分类不仅要求城市管理者在底线上用刺绣般的努力挂上漂亮的“中国长袍”,还要求居民们全心全意地参与,一起握着“绣花针”,展示一幅更加完美的画面。

年初以来,黄埔加强了《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宣传和培训,组织了一系列垃圾立法宣传“六进”活动,包括进入社区、学校、医院、机关、建筑和公园。全区各部门、街道和单位也采取行动,对生活垃圾分类全过程进行重点社会宣传和社会动员活动,引导全民参与垃圾分类。

黄浦区垃圾分类用好“绣花”功夫

同时,为使居民更好地熟悉和执行《条例》,黄埔发挥了“党建带团”的作用,建立了以居民区党组织为主导,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业主等参与的工作机制。,并通过党员领导带领更多居民参与垃圾分类。此外,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和住宅小区建设中的“美丽家园”活动,全区启动并推广了源头分类,让更多的居民形成“我想参与”的意识。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黄浦区垃圾分类用好“绣花”功夫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12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