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29字,读完约3分钟
作为海派文化的发祥地,黄浦区滨江区集中承载和反映了上海开放后城市发展的历史和文化,涵盖了上海众多租界的滨江空房,包括英租界、法租界、上海旧县城等码头区,集中反映了老上海的码头文化和仓储文化。
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些悠久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记忆?在第十三届上海市政协第一次会议上,CPPCC委员就黄埔区外马路1162号及其周边地块的保护和利用提出了建议。方案中对外马路1162号、1164号和码头街83号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了修复,建议在1162号院内利用黄弹药库等旧楼建立“上海十六铺码头文化纪念馆”
提案中提到,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瞿秋白在上海的避难所——夏紫路68号旧楼已不复存在,但瞿秋白在上海的革命活动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将夏紫路不远的外马街1162号的整栋建筑改造成“上海瞿秋白纪念馆”,并对夏紫路68号的旧建筑进行修复。建议保护和开发历史建筑,保护上海独特的码头文化和仓储文化。所有的建筑都应该像以前一样修复,这个地区的历史记忆,包括珍贵的红色记忆,应该得到保护和继承,这也是保护整个上海的重要记忆。
黄浦区政府领导接到提案后高度重视,要求相关职能部门加强调研,吸收委员意见,做好提案处理工作,不断完善滨江岸线规划,积极保护景观。针对提案中的具体建议,详细阐述了主要措施。
事实上,历史文脉的保护和传承一直被黄浦区放在突出的位置。早在2015年,黄浦区就成立了第一个区级历史文化街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委员会,负责协调全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街区和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同年,颁布了《黄埔区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风貌区、优秀历史建筑和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实施办法》,进一步理顺了管理职责,完善了工作制度,形成了部门合力,实现了历史建筑的整体管理。
去年11月,“黄埔区历史建筑保护中心”正式成立。黄浦区政府在保护历史建筑和传承历史文脉方面进行了工作方法创新,出现了一些典型案例,如思南大厦、上弦广场、外滩源头等。他们在保护性改造方面的一系列成功经验已经成为全市历史风貌保护的典范。同时,在实践中也遇到了许多实际问题。例如,由于许多优秀历史建筑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产权归属不清导致修缮责任不清、难以落实,政府无法有效督促产权人履行修缮义务。与此同时,在保护和重建所需资金的筹措以及规划和建设技术标准的应用方面也存在一系列瓶颈。
为解决这些问题,2019年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黄浦区区委书记高云提出了制定《优秀历史建筑法》的议案。他在研讨会上说:“我们需要一部法律来确保优秀的历史建筑能够‘以旧换新,再现风格,重塑功能’。”云运代表认为,这些问题的出现与缺乏系统、完整和全面反映国家一级保护要求的法律法规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