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23字,读完约2分钟

伴随上海石库门胡同一百年,承载着这座城市的联系、文化和记忆。石库门胡同的保护与发展彰显了上海城市文化的厚重、情感的温度和软实力的力量。


淡水路214弄丰裕里,建于1928年,位于恒富历史风貌保护区新天地一段,是石库门建筑的典型老胡同。

在城市微更新的过程中,一幅长度超过10米、高度超过2米的巨型重彩壁画凸显了“在弄堂的墙上画弄堂景,在石库门的房间里谈石库门情”的场景,成为一幅可读建筑的城市风情画。


样式和功能得到保护和恢复


淮海中路街道以丰裕里为核心区域,进行了城市微更新,创造了经典的城市景观。当时,著名诗人艾青和著名画家陶冷月就住在这里,这里作为历史保护建筑尤为珍贵。如今,《城市微更新》突出了造福民生的实际工作,并邀请海派大师李白寿先生为98号公共空厅进行艺术创作,从而形成了一个石库门的彩画画廊,让人们从今天的红墙上解读石库门情结的故事,普通人也可以走进石库门百年的弄堂生活。

黄浦丰裕里 微更新保留城市“温度”


巨大的彩色壁画再现了小巷中的生活

这幅巨大的重彩壁画浓缩了“上海石库门先生”李创作并发表的1000多件石库门艺术作品,是李团队的第二次创作。它采用裸眼3d、雕刻和雕刻空等技术,呈现最具视觉感的海派生活。





实景图片在三维空间中非常突出,图片中的墙砖和背景墙砖形成了裸眼3d效果。乍一看,作品似乎是嵌在墙上的,两者合二为一,使艺术和生活融为一体。白天,这是一个场景,使用丙烯酸和聚合物材料,使用三维浮雕叠加和组合,视觉是美丽和令人震惊的;晚上,它是一盏灯,用led灯勾勒出壁画的小巷场景和门内外的生活氛围。

黄浦丰裕里 微更新保留城市“温度”



上海学派的文化是湿润而沉默的。声音很柔和,但如果你在耳边听到,那是院子里的读书声,前楼窗户前鸟笼里的鸟鸣,阁楼里作家的咳嗽声,厨房里祖母做饭的声音,阳台上静静地洗衣服的声音,街对面传呼电话的提醒声,还有老虎天窗里收音机的戏剧声...

黄浦丰裕里 微更新保留城市“温度”




石库门胡同的活力被称为上海童谣。墙上的剪纸让人们在没有手机、踢毽子、打圈、放风筝、跳橡皮筋、刮香烟牌子、玩弹珠的情况下穿越这个时代...留给人们最快乐的童年记忆。





10米长的长廊,穿越百年,将经典的城市文化嵌入时尚的城市空,让人们走进历史。

建筑物可以阅读,小巷适合散步,社区总是有温度。


(这张照片是陈刚毅拍的)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黄浦丰裕里 微更新保留城市“温度”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12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