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13字,读完约4分钟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周末放弃休息,跟随街头流动采血车宣传无偿献血,引导市民用袖子和胳膊献血;还有一群人每年献血两次,每次献血400毫升;还有一批人每两周向地区血站捐献一次血小板,以便给急需血小板的病人带来希望。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献血志愿者。
近日,我区再次被授予“2016-2017年全国先进献血省(市)”称号。这是我们区自2010年以来第四次获得这一荣誉。同时,一批志愿者在上海获得了国家无偿献血奖和无偿献血木兰奖。区血站站长盛金星说:“生命需要血液,爱需要奉献,义务献血志愿者救了无数素未谋面的病人。”
限时服务献血
45岁的徐银泉(音译)是一名市民,他加入志愿者献血队已经将近20年了,已经献血8000毫升。三年前,他获得了国家献血银奖。“2001年秋天,我在松江商城门前的流动采血车上捐献了第一批血液。”徐银泉仍然记得第一次无偿献血。从此,他开始培养“献血人才”。除了踊跃献血,徐银泉还是一名义务献血志愿者。“无偿献血受到身体条件和年龄的限制,招募服务可以持续更长时间,帮助更多人。”2010年,他加入了无偿献血促进和招募服务志愿者团队,并因其努力工作被推荐为团队领导,获得了国家无偿献血服务五星奖。多年来,他放弃了周末的闲暇时间。他说:“和他的伙伴们一起,跟随流动采血车为街头献血者服务,并鼓励其他人用他们的言行加入无偿献血者的行列,给有需要的病人带来希望。比什么都开心。”
无论你走到哪里,都要献血
献血足迹遍布河南郑州、商丘、江苏吴江、安徽合肥、浦东松间舍和上海松江,累计无偿献血和血小板采集6000毫升。"捐献可以再生的血液,挽救无法挽救的生命."既是志愿者又是受益者的宋建社说,2011年,由于无偿献血志愿者的无私奉献,他的妻子急需用血。
如今,每次在城市里遇到流动采血车,他都会在最后一次献血半年多后停下来挽起袖子献血。“一次性捐献400毫升全血或2单位血小板,不仅对自己的身体没有影响,而且还能刺激造血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加新生红细胞,对健康有益。更重要的是,一个人自己微薄的力量可能拯救一条生命,甚至一个家庭。”
[/s2/]无论你、我和他,天使也会献血
“谁说医务人员不献血?献血不是问题,关键在于坚持。”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预防科科长卢红梅用她的言行解释了“奉献”一词。自1999年踏上流动采血车以来,她已经捐献了近20年的11600毫升血液。“我是一名医务工作者,我对血液知识了解的比较多,知道无偿献血的重要性,所以我坚持每年都献血。”洪说了这话,做了同样的事。在她的影响下,许多白衣天使也加入了献血队伍。
"今年上半年收集的血小板比去年增加了60个单位。"从最初的几名志愿者,到近50名血小板采集志愿者组成的团队,从2010年开始负责血小板采集的小区血站工作人员刘晓泉见证了松江献血工作的不断进步。
6月23日,在血站开放日,无偿献血的志愿者们分享了他们在志愿服务中的不同经历和快乐,畅谈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讨论解决办法。上海血液中心的黄在解释志愿者的服务技巧时说:“一句问候,一个鼓励,一个真诚和积极的微笑,志愿者的态度往往会影响到献血者是否继续走献血的道路。”
“解决问题,确保安全,真诚服务世界”,“无私援助犹如一座大山”...血液受益人的旗帜挂在地区血液管理办公室的墙上。近年来,区血管办在优化发展“松江模式”中不断献血,并组建了志愿者献血志愿者、宣传招募服务志愿者、血小板志愿者、rh阴性志愿者等多支队伍。“由于无偿献血志愿者的无私奉献,我区的无偿献血工作才能健康、持续地发展。”盛金星说:“我希望更多的‘热血’市民能够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献血,分享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