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705字,读完约7分钟
描述:9月17日,长江三角洲大学生上海地标设计大赛优秀作品展览暨颁奖仪式举行
据《青年报》报道,一个“浦江小学生”在世纪广场升起,或者使这个区域成为“城市的心脏”,或者它可以被改造成一个“神奇”的客厅,建立一个三维的云行走的街道,或者更新……一个旋转的缓坡观景路...这些是长江三角洲的青年学生想象的南京东路世纪广场的未来面貌。
9月17日,长三角大学生上海地标设计大赛优秀作品展览暨颁奖仪式在上海财经大学举行。现场展示的优秀作品展示了为地标设计而努力的“聪明”青年的形象。
年轻人亲自参与感受城市文化的重要性
1999年9月,位于中国第一街南京路步行街轴线上的南京东路世纪广场竣工。它在创新商业模式和激活城市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见证了中国的快速发展,成为上海城市特色的缩影。
20年后的2019年,一群“智慧”的长江三角洲青年带着“建设上海的青春想象”的梦想,聚集在一起,为上海开埠以来的新中国打造了许多“第一条”南京路步行街,重新启动了该地区的共生更新,打造了一个凝聚了上海城市特色的世界地标,反对上海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打造了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客厅。
自6月27日大赛启动以来,已经吸引了来自长三角地区的50多名大学生、年轻校友和年轻设计师,200多个团队报名参赛。
本次竞赛的专家咨询与评估委员会汇集了建筑设计、城市规划、景观环境、城市文化和社会治理领域的顶尖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路步行街设计组组长郑世玲教授担任总顾问。
在竞赛决赛的夏令营开幕式上,郑世玲还告诉参赛选手“更新城市空的房间”。回顾当年工期紧、任务重的建设过程,郑世玲特别高兴地看到,南京东路世纪广场的“新生”在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看到了年轻人的设计力量。
他说,大学生参与竞赛的前期研究和设计本身就是一个认知和探索城市公共活动和城市公共空.的过程“这个计划能否最终被采纳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通过个人的参与意识到了这个空公众。
[优秀作品]
从“路人甲”到设计师的成长
“我们提取了黄浦江的流线大气,并在步行街上画了一条陵空小道。“浦江寺”就像一只雪亮的眼睛,躺在世纪广场上,环视百年古建,寻找更美好的未来。”
当晚在展览现场,东南大学光队队员包、通过ppt和视频,阐述了“浦江小学生”的概念。
他们说“浦江之瞳”仍然是科技之眼,他们为广场中心设计了全息投影,这样全息投影就可以从地标之眼的瞳孔投射到天空空.随着浦东新景观的旋转,人们可以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的发展。
他们的方案经过了专题调研、实地考察、省级预赛、网上评审、作品展示、最终夏令营、作品展示网上投票等,最终获得了金牌。
同时,同济大学的“城市之心”和“更新”,东南大学的“云网”,中国美术学院的“天上人间——云走立体街”,安徽建筑大学的“幻想客厅12小时”。
赢得金牌让每个队都很高兴。设计浦江小学生的领队黄阅说,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比赛的每一个阶段,甚至在最后的防守之后,他们都在深化计划,要求优化每一个细节。
例如,他们规划了整个南京路,并通过空路将南京路沿线的老品牌和购物中心串联起来。广场的形状加深了,分为一楼和二楼的空房间和三楼的室内空房间,这使得浦江的眼睛瞳孔更深了。“每个人都关注的全息投影效果也经过了重新设计。在购物狂欢日,全息投影可用于实时显示交易量的累积数据,展现商业互动的新时代。”
同济大学“城市之心”团队由“博士+硕士”组成。他们不仅考虑了广场的整体设计,还增加了“心桥”和可升降的水幕舞台。他们还以广场为核心,引入了“超级步行街”的概念。
梅队长表示,这次挑战性比赛更注重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比赛中,他们更新了对上海和民族品牌的认识,完成了从“路人甲”到改革者的角色转变。“现在我们将从大师和设计师的角度来看待步行街和世纪广场,而不仅仅是游客。”
[公众参与]
“路演”进入社区投票支持最受欢迎的方案
在居民的眼中,你希望世纪广场将来是什么样子?他们对参赛者的设计有什么看法?
这一次,比赛特别注重公众参与和社会影响。不仅推出了“我心中的南京东路世纪广场”在线投票活动,还邀请参赛队伍走进黄埔区南京东路街和静安寺街,与市民面对面进行小型“路演”。
8月底,南京东路街道小花园居委会的居民们仔细观看了上海师范大学团队设计的“城市之眼”的设计方案,发现作品既美观又时尚,作为一个地标,还融入了上海的城市精神,希望将来广场上会有更多的休息场所。
9月10日,华东理工大学团队带着设计方案“冀——红细胞仿生城市标志性更新系统”与静安寺街居民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团队成员非常重视这次“路演”。潘晨曦队长表示,世纪广场的设计最终将服务于社区居民、上海市民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因此有必要听取居民的意见。
除了现场“路演”,作品的展览还去了渔阳巷、上海科技馆、同济大学、市4a青年中心等地。在关注的同时,大朋友和孩子拿出手机扫描他们的密码,并参与在线投票。
东南大学的“浦江学生”和上海师范大学的“城市之眼”在公开投票中获得最高票数,并获得最佳人气奖。
安徽建筑大学的《留宿工作室》带来的《客厅幻想12小时》不仅获得了金奖,还获得了最佳风格奖的单项奖。
胡中雨队长说,他们为这次比赛做了很多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了这次比赛和设计方案。“我们也看到了长三角大学生的风采,他们丰富了自己的专业知识,丰富了自己的知识。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组织者]
长江三角洲的“聪明”青年应该与城市一起成长
本次比赛由上海市团委、江苏省团委、浙江省团委、安徽省团委联合主办,同济大学团委承办。
本次大赛还得到了中共上海黄浦区委、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上海广播电视台、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科技馆、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有限公司、华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支持
上海共青团委员会负责人表示,青年是社会上最活跃的力量,应该与城市一起成长。本次大赛以上海地标设计为载体,汇聚了长三角大学生的共同智慧,探索城市微观更新的创新模式,为青年人提供了一个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的平台。借助年轻人的“智慧”,推出上海的“四大品牌”,展示上海“万江入海,追求卓越,智慧开明,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让年轻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服务长三角高品质
此外,这次大赛也是共青团“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体现,是实践教育的生动载体。
上海市委副书记尹红、副市长陈群出席活动,并向获奖团队代表颁奖。
竞赛咨询评估委员会总顾问、中科院院士、南京路步行街设计团队负责人郑世玲教授、华建集团高级总建筑师邢同和参加了本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