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55字,读完约2分钟
松江现代有轨电车2号线日前投入试运行。电车建设,电力第一。松江供电公司同时采取了多项措施,为城市交通“四网融合”做出了充分贡献。
现场办公室提供建议
松江现代有轨电车从东到西贯穿市区,穿过市中心的许多主干道,穿过许多电力负荷热点,电力设备分散在沿线,而有轨电车享有独立的专用车道。它的建设带来了大量的电缆移位、桥梁空线穿越、供电转移和电力线路搬迁工程。据区供电部门统计,有轨电车t1、t2线建设跨越31个路段,600多根电杆搬迁,134条地下管线穿越道路,62条bridges/きだよ 0跨,300多条电缆改道,新建6公里排气管,大量低压设备搬迁,涉及近10条35 kV及以上输电线路。有轨电车工作量巨大,施工时间长达4年,与夏季和冬季用电高峰多次重叠。为此,松江供电公司成立了专项工作组进行统筹规划。从供电方案设计到线路搬迁规划,工作人员带领设计单位、施工方和用户人员在现场集中工作,逐段了解电网现状。根据道路规划方案,结合用户提供的最新信息,提炼出最符合各方利益的电力搬迁方案,有效推动了沿线电车的搬迁。
“绿色通道”被赋予优先权
此外,松江供电还开辟了接受电车供电业务的“绿色通道”,从用户内部变电站为土建、电气安装调试及后续运行维护提供一站式“交钥匙”供电支持服务,并在施工现场设立办公室和对口服务项目经理,接受各种业务;在电力配套建设中,电车线路实行分段,实行分段负责制。平均每5公里设一名科长,与轨道交通用户、施工方和设计单位联系,有效避免了施工过程中多部门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施工延误、返工和重复施工混乱,保证了施工过程的无缝衔接、高效运行和快速推进。
据了解,现代有轨电车是松江交通“四网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轨道交通2号线的试运行,意味着松江在“四网融合”建设中迈出了重要一步,松江公共交通网络日益优化和完善,解决了居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率先尝试有轨电车建设,探索上海城市交通发展新模式。松江供电局创建了多套保障机制,为我国现代有轨电车建设的供电保障服务积累了可复制和推广的典型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