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34字,读完约1分钟
地区消费者保护委员会最近收到了一份关于老年人保健产品的投诉。居民翟先生在销售人员的热情推荐下,购买了近1万元的保健品。售货员承诺三天后会送货上门,并留下了他的手机号码。然而,一个星期过去了,产品没有交付,对方打电话说已经关机。由于当时没有保存相关购物凭证,翟先生的权益保护陷入了僵局。
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加速,老年人的消费比重逐年增加。一些肆无忌惮的商家利用老年人认知能力差、注重养生的优势,设置虚假宣传陷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和投诉频发。
地区消费者保护委员会提醒老年消费者,保健品可能对缓解某些疾病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不能替代药物,老年人仍需去正规医院治疗。其次,在购买保健产品时,必须选择正规的商家。产品包装上是否有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的“S”标志,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保健食品是否有特殊标志“小蓝帽”(只有一种特殊情况,即营养,一些常规营养产品没有“小蓝帽”标志)。保健应该去正规医院和机构进行咨询,避免匆忙去医院。购买产品后请保存购买凭证,以防日后维权困难。
虽然消费陷阱无法避免,但最终还是要花钱的。老消费者应该永远记住,天上没有馅饼。所谓的“专家”讲座、“名医”免费诊所、免费体验和免费旅游大多是噱头。只要他们最终落到促销的产品上,他们就可以远离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