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930字,读完约12分钟
20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刚刚成立,一切都处于一片废墟之中。
当时松江有一位“田里状元”——陈永康,他用“一穗”选种法成功育成了著名的“老来青”品种,并种植了亩产千斤以上的高产水稻,在大江南北引起了轰动。而他种植水稻的高产经验,就像他的知名度一样,越传越广,传到了中国,甚至传到了国外,传到了许多国家,成为松江水稻种植史上的一大亮点。
如今,在陈永康曾经耕耘过的土地上,一代又一代的松江人继承了他的精神和经验,把黄浦江畔的沃土松江培育成了高产优质的“上海粮仓”。
“田壮源”成功育成“老来青”[S2/]
六月初的早晨,切顿镇的大铁桥村一片绿色。在远离村委会的葡萄园里,一串葡萄挂在藤上,等待成熟。果园的负责人陈军仔细观察了葡萄的生长情况。
陈军是陈永康的曾孙,从事农业生产的传统从陈家延续到他这一代人。在松南国家公园,陈军也种植了400英亩的水稻,他的祖父母总结了“三黑三黄”的经验。在得知记者访问陈永康的消息后,他挖出了大量收集已久的陈永康的照片和证件,为记者们打开了那个时期的珍贵记忆。
大铁桥村由原华杨桥的长安村和官哨村合并而成,长安村是陈永康的故乡。1907年,陈永康出生在长安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里。他13岁开始学习农业,年轻时就学会了一门很好的农业技术。25岁时,他承担了一个九口之家的生活负担。
为了维持这个家庭的生活,陈永康攒钱,想尽一切办法增加收成。他开始思考如何改良水稻品种和方法,进行了稀密对比、肥料对比、保持再生稻等试验,积累了大量经验。有一次,他从邻近的村子里发现了一种特别结实的大米,有着大耳朵和许多饱满的谷粒。收获后,他采用“一穗繁殖”的方法,每年选择种子,并将种子留在田里,使这个携带高产基因的水稻穗成为高产改良品种。当这种水稻成熟时,水稻植株仍能保持古老、健康和娇嫩的形象,因此得名“老到绿”。
因为陈永康选的种子好,技术好,产量比别人高,周围的农民都叫他“田里状元”。然而,在旧社会,田壮元的智力是无法展示的。在陈永康家改种“老绿”的第一年,地里长着好庄稼,地里长满了沉甸甸的麦穗。全家都渴望丰收。然而,在镰刀收割之前,地主来到门前,简单地将地租从73%提高到80%。土豪劣绅也一个接一个地来了,勒索了十几口米,但是收成反而不好。
1949年,松江解放,新中国成立。从此,农民不再受国民党反动派和地主的剥削,生活安定了。土地改革后不久,农民有了自己的田地。由于党的仁慈,陈永康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发展生产的号召,投身于“增产爱国竞赛”。1951年,他用多年积累的经验,耕种了8亩“老到绿”,获得了高产。经专家和技术人员验证,平均亩产量为573.5公斤,其中亩产716.5公斤,创下当时中国最高纪录。
高产水稻轰动全国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一亩地产粮超过千斤是一件大事。1951年12月20日,《解放日报》头版报道说,陈永康的晚秆亩产达数千磅,他的水稻高产经验也在1952年1月6日的《解放日报》上发表,震惊全国。
陈永康水稻高产的经验也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华东农林水产省、苏南行政公署、松江特办和松江县人民政府专门派出农业科技人员帮助他总结高产经验。这些经验已推广到松江县乃至华东各地,吸引了千千数以千计的农民参加“增产爱国竞赛”,掀起了水稻栽培技术改革的高潮。
在总结的过程中,专家们惊讶地发现,陈永康不仅知道该做什么,而且知道为什么。他几乎不能回答专家提出的任何问题。例如,他提出了“吊稻穗”的经验。过去,人们普遍认为水稻幼穗开始分化,及时施用穗肥(即人们现在称之为促花肥)是必要的。施穗肥后,不能施肥,否则会影响结实。陈永康认为“立秋长穗”应该施穗肥,但这并不意味着将来就没有施肥。他提出受精不应该是刚性的。如果施用穗肥,在穗生长过程中土壤肥力仍然不足,叶色过黄,在8月中下旬仍可补充肥料。他称之为“悬挂稻穗”,这有利于促进穗多粒,提高结实率和产量。这是他的单季晚稻(绿肥茬)。华东农科院教授、水稻专家吴鲁直先生参与了总结,他说:“陈永康真的不简单。”这不是农民的经验。这是一门彻底的科学!老陈是一个不寻常的有科学头脑的农民!”
“老有所养”成功后,陈永康率先组建了“陈永康互助小组”,以发展生产,走共同富裕之路。之后,全村53户人家被提升为7个互助小组,支持他们的种子和技术。1952年,互助小组成立的第一年,产量显著增加,整个小组的水稻产量为77.46亩,比1951年增加了40.3%。1953年夏秋季,松江连续68天无雨。陈永康带领他的互助小组日夜挑水抗旱,直到他因疲劳而病倒。在干旱年份,不仅整组秧苗得到保存,而且还获得了每亩405.5公斤的好收成,比去年增产5.5%。
来国内外互相学习的人
陈永康事迹广为宣传后,全国各地的劳动模范、先进的互助组和合作社以及广大农民群众纷纷来陈永康参观互助组和合作社。
“那时候,每天都有很多人来。我为他们烧水泡茶已经太晚了!”在车墩镇,今年93岁的余彩娟仍然能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她是陈永康的儿媳妇。她于1948年与陈家结婚,成为长子陈的儿媳。在她的印象中,她的岳父沉默寡言,但当她谈到大米时,她头脑清醒。为了把水稻种好,全家老幼都跟着他种田,日子过得很忙碌。
松江资深农艺师黄德玉是政府派往陈永康的互助组成员,系统总结了陈永康水稻高产的经验。从1952年春天到1954年的两年多时间里,他一直呆在陈永康的互助小组,与他们一起吃饭、生活和工作。在他的日记中,他记录了当时组织来学习的场景:1953年4月24日,星期五,阳光明媚。今天是陈水康互助小组第一次播下种子,并发起了一次示范之旅。八点钟,人们一个接一个地来参观,到了十点钟,人们非常高兴。县委似乎很重视这次视察,甚至还在车上安装了扩充机。长安村突然高声歌唱...今天,共有来自各区的574人参观,晚上7点,新井乡有4名代表。后背着头去采访劳动模范,交流和学习生产经验...
除日常记录外,黄德玉还撰写出版了《松江晚稻栽培经验》、《松江水稻》等九部著作,为推广陈永康水稻高产经验、推广松江先进农业技术、改革耕作制度、培育农业技术力量做出了贡献。
为了扩大影响,中共松江县委采用“典型系列示范”的方法,多次在特区、县、区干部会议上讲授陈永康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在陈永康推广水稻高产的操作方法,在领导和组织下推广陈永康水稻高产的经验。据统计,1952年,苏南稻区参加高产竞赛的5万农民参观了陈永康互助小组。
高产的消息通过报纸和广播传播到国外,来自许多国家,如前苏联和印度的友好人士和新闻机构工作人员也相继来访。
在随后的几年里,陈永康和他的互助小组以及陈永康所在的李安民农业生产合作社也收到了数千封来自北方东北和内蒙古以及南方海南岛的来信,学习他的经验,促进了新中国成立后经济恢复时期的粮食生产。
1955年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宋庆龄来到陈永康家表示祝贺和慰问。党和国家的其他领导人也多次访问了陈永康所在的社队。
1958年秋,参加“全国水稻高产科技交流大会”的同志们参观了陈永康的试验场。陈永康根据晚稻“小夏长树,大夏长粗,秋初长穗”的生长规律,创造性地提出了“看天、看地、看苗”的诀窍,并灵活运用肥水管理技术,推广叶色“三黑三黄”的节奏感,受到与会科学家的赞赏。
这一经验的提出,不仅对扭转当时农业生产中的夸大现象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且为后来的水稻科学提出了一系列值得研究的课题,为20世纪60年代中国高产栽培技术、苗期诊断技术、合理高产群体结构、营养生理和光能利用的研究拉开了序幕。然而,这一经验对今天的水稻种植仍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为了进一步学习和总结陈永康的水稻高产经验,充分发挥他的聪明才智,江苏省委决定将他调到中国农业科学院江苏分院,同时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与栽培研究所聘请他担任特别研究员。
1958年底,陈永康离开了他生活了50多年的故乡松江,和家人一起去了南京。离开时,亲戚朋友向他祝贺。陈永康动情地说:“旧社会视我如草,共产党视我为宝。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我必须努力学习,争取更大的成就。决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自1959年以来,陈水康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栽培、生理、土壤、气象和植物保护专家合作,研究水稻叶色变化和产量形成的生理基础。专家们再次肯定了他“看天、看地、看苗”的水稻栽培技术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这些基础理论后来被收入《中国水稻栽培》及相关专业论文,为中国水稻科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1964年,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北京科学研讨会上,陈永康宣读了学术论文《晚粳稻高产苗期诊断及栽培措施研究》,引起了国际同行的关注,获得了较高的评价。
不要在努力工作和高产的道路上止步
20世纪60年代,随着文化水平的提高和在“三个结合”研究中获得大量科学知识,陈永康把自己的科学理论与自己的经验联系起来,并用自己的语言巧妙地表达出来。无论是做报告还是介绍自己的经历,田头都习惯于把米比作人,这使得许多抽象的东西形象化。他说:“如果水稻根长得不好,它们就不能吸收脂肪,就像一个人生病了,胃口不好不能吃东西一样……”这在农民中非常流行。
任何目睹陈永康现场技术演示的人都被他精心组织和独特的操作技术所打动。听过陈永康解释的人都钦佩他的报告理论性、实用性、可理解性和令人难忘。因此,太湖流域的农民称赞陈永康不仅“干得好,唱得好”,还流传着“看戏看梅兰芳,种田学陈永康”的著名故事。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专家黄祥熙在回忆陈永康时写道:他每年都深入农村了解生产情况,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并将自己的经验直接传达给农民。他走遍了江苏和上海,并应邀在广东、福建、湖南和辽宁教授高产水稻技术。他运用这种神奇的诊断技术来观察秧苗,触摸水稻的叶子,踩在水稻的根部,然后询问情况。他不仅能快速判断秧苗是好是坏,还能准确判断故障发生的时间,根是在地上还是地下,是在秧苗上还是在肥料上还是在水面上。诊断后,他们将被告知如何施肥和管理水。就像医生治疗疾病一样,他首先诊断疾病,然后开处方,最后吩咐护理事宜,这让你信服和自信。因此,农民也称陈永康为“稻阆中”。
当陈永康到达科研单位时,他开始研究1000公斤的高产,然后研究每亩2000公斤和3000公斤,不断攀登新的高峰。在认真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他关心大规模生产,并尽力使自己的研究工作更好地为生产服务。在20世纪60年代,他研究了一季稻,而在20世纪70年代,两季和三季稻在许多地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他研究了“三种作物亩产3000公斤”和“两种作物亩产超过吨粮”的课题。这样,研究成果不仅可以直接服务于当时的生产,还可以比较两种种植制度的效益。他还将杂交水稻引入两种种植体系,并讨论了其高产技术。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鉴于人们对稻米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他进行了培育优质稻米的研究。
总之,什么是需要研究的,什么是好品种研究。“老来青”是他自己选的品种,意思是“他创造了高产,对这个品种有很深的感情。”后来,他发现“农鲜58”比“老来青”更好,于是他转而研究这个品种,并积极推荐它在各地试种。陈永康说:“搞品种无非是高产。有了产量更高的新品种,用更差的品种取代旧品种,还有什么不情愿的呢?"
万传斌自1959年起就在“陈永康单季晚稻高产经验工作组”中承担了总结陈永康施肥和水稻管理经验的任务,他在回忆中写道:“水稻高产与土壤管理密切相关,陈永康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959年,他被调到农业科学院后,流动面扩大了,土壤、气候变化和肥料等生产资料的供应与松江大不相同。为此,他将自己的经历与土壤肥力水平和肥料变化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例如,在整地方面,他指出有些地方不顾土壤肥力,盲目追求“多耕多种”的情况,提出“多耕多种”并不完全适用于所有稻田的科学分析。”
1964年春,万传斌参加了陈永康水稻高产经验的推广。在他的记忆中,陈永康的一整套晚稻高产经验促进了太湖地区水稻精耕细作和栽培技术的提高,也丰富了我国水稻栽培学科的内容。虽然各地在总结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过程中十分注重栽培管理技术的简化,但苗木保护的主要技术环节仍是从包括陈永康在内的前农民的经验中继承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