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23字,读完约3分钟
7月1日上午,记者来到佘山镇舍北小区玉叶苑小区,了解志愿者在垃圾分类、监督、家庭清洁和检查等方面的日常工作。
早上7点55分,几个居民冲到了经常扔垃圾的地方,因为“8点以后就没有点了。”扫描志愿者一个接一个地扫描居民的绿色账户记分卡。当8: 00到达时,他们“下班”并监督志愿者们上岗。
“哦,我错过了时间。”居民李慧萍带着一袋厨房垃圾赶到了交货地点。她抓住袋子底部的两个角,把垃圾扔进湿的垃圾桶,然后把垃圾袋扔进干的垃圾桶。
"湿垃圾袋破碎是一项标准操作."监督志愿者刘巧云(音译)告诉记者,玉液苑小区的桶被移走已经一个多月了,大多数居民都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如果他们发现有垃圾被扔进了错误的桶里,他们会用扑克“回到他们的地方”。
“每天从早上7: 00到晚上9: 00以及从下午5: 00到晚上7: 00,生活垃圾将在一个固定的时间点被递送,并且将在7: 00到8: 00和5: 00到6: 00之间有时间点,并且在其余时间将没有时间点。”高家社区居委会主任韩丽峰介绍说,目前高家社区的玉液园、梧桐园、银杏园共有7个投递点,每个点有3组垃圾桶。“从今天开始,减少投放点的垃圾桶数量,并在一个月的试用后观察效果,力争在不投放期间只将垃圾桶放在垃圾房内,这样居民就可以逐渐养成定期投放垃圾的习惯。”
除了清扫志愿者和监督志愿者之外,高家社区还有清洁家园和检查的志愿者,有三个社区、四个类别的30多名志愿者。每周二,居委会组织清洁家园志愿者到社区捡垃圾;巡逻志愿者一般由建筑负责人服务,其主要职责是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和检查社区环境。“桶刚被收回时,一些居民留下了垃圾,我们及时清理了。如果我们不能清理,我们将同时向居委会和物业公司报告。”社区居民流程
卜娟白天不得不去上班。下班回家吃晚饭后,她穿上绿色背心,成为了一名巡逻志愿者。
“今天,佘山镇的垃圾分类宣传小组想集中力量为我们进行培训。我特地请了个假来参加。”之后,程步娟匆匆赶到了小区里的“绿色小屋”。她告诉记者,在这里,居民可以学习制造酶,他们也可以用绿色帐户点换取商品。
上午10点刚过,小区的垃圾房里人声鼎沸,经过二次分拣的湿垃圾进入湿垃圾处理器,变成液体后进入下水道。"经过处理的湿垃圾中几乎没有残留物."二级分类员吴德银告诉记者,居民源头分类和二级分类综合实施后,垃圾减量效果良好。
目前,豫园社区有600多户人家,平均每天产生12桶干垃圾和5桶湿垃圾,这些垃圾都可以在同一天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