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94字,读完约4分钟
张载坡,一位年近百岁的老人,意外地独自一人在家跌倒。幸运的是,他按下了口袋里的按钮,警报立刻被送到了街上的"老管家"工作室。“老管家”和居委会干部第一时间上门检查,并及时联系张载坡的家人送他去医院。黄埔区瑞金二路街道在主题教育中提供细致入微的养老服务,创造了“养老管家”的新服务模式,并聘请专业人员管理老年人的一切衣食住行。
挖掘老年人的真正需求
南昌路44号的老年综合服务中心有一个“老管家”工作室。“老管家”沈洁每天早上走进工作室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大屏幕,上面有她从昨晚到现在服务的30位老人的活动数据。原来,通过安装在老年人身上的红外设备,老年人在家的活动和睡眠的数据将被传输到后台并显示在大屏幕上。“看,这条数据线显示老人在21: 30上床睡觉,晚上起床两次,5点起床。”沈洁说,如果老年人半夜多次起床,我可能要去门口了解情况,看看老年人最近身体是否不好,这影响了他们的睡眠。
沈洁服务的30位老人,每个家庭都有一部专用电话,只有三个按钮:按1号键直接给亲戚打电话,按2号键收听“老管家”发来的政策和服务信息,按3号键直接联系“老管家”的背景,第一时间找到值班管家。在任何时候,老人口袋里还有一个小按钮,他可以用一个按钮联系值班的管家。"这个功能在老年人发生事故时特别有用."
“老年管家”的另一个重要服务功能在于挖掘老年人的需求。“全市‘养老顾问’试点制度也在街道上推广。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养老顾问”制度可以帮助老年人联系养老政策,解决一些养老需求,但服务不够细致。”街道办副主任齐表示,很多老年人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养老服务,这就要求我们要非常深入地了解他们,帮助他们挖掘自己的需求。
作为“老管家”,沈洁经常上门与老人和家人聊天,都是为了了解老人的真实需求。蔡阿波,一个独居的老人,在家里生活非常困难。当她第一次来沈洁与她交流时,她说她不需要享受养老服务。后来,多次上门,才知道蔡奶奶想在家里找个地方洗澡。此外,沈洁还注意到祖母家有两个高门槛,给她的生活带来了不便。沈洁向街上报告了这些发现。该街道将老年人的需求与街道推出的“养老服务包”相结合,为蔡亚波的家人安装了浴室,并开展了“降低门槛”等养老改造。蔡阿姨很满意。
在模型成熟后扩展服务范围
街道推出的“养老服务包”涵盖了医疗、食品、住房和交通的方方面面。其中,“医疗”以长期护理保险和家庭医生为重点,为更多老年人提供家庭医生上门服务,不断扩大符合条件老年人的长期护理保险范围;“食品”注重多层次的食品供应,给老年人更多的选择;“生活”以环境改善、老龄化改造、辅助设备租赁和家政服务为重点,结合街道精细化管理和环境整治项目,逐步改善老年人的生活环境,为老年人提供更加适宜的服务设施;“旅行”侧重于上下楼梯和旅行的移动服务,通过建立登山机和旅行服务,进一步解决老年居民出行困难的问题。今后,“养老管家”还可以帮助老年人联系面向市场的养老资源。如果老年人需要找保姆,“老年管家”可以帮助推荐、检查和监督他们在保姆服务中的工作。
街道“老管家”服务于今年9月正式启动。第一个试点主要服务60位老人,服务范围将在模式成熟后扩大。目前,“老年管家”队伍主要是由街道财政资助的市场化专业力量构建的。在街道规划中,未来特殊情况下的老年人可以免费或低价享受“老年管家”服务,而一般情况下,老年人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才能享受服务。
黄浦区是上海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截至去年年底,每10万登记人口中有28.8名100岁以上的老年人,居全市首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有39.3%进行了户籍登记,人口老龄化率在全市居第二位,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有6.54%进行了户籍登记,人口老龄化率在全市居第三位。近年来,黄浦区通过统筹规划、协调推进,基本建成了“15分钟服务圈”,创建了养老院,老年人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