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61字,读完约5分钟
在路口设置几个显示屏,固定车道可以根据“动态”交通流量调整方向;即使在雨夜,也能清楚地看到斑马线两端地面上的反光标记...最近,许多市民发现松江各条道路和路口出现了许多“新面孔”交通设施。虽然装置很小,但改造并不大,但效果不小。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区交通委以交通瓶颈为重点,巧妙实施交通改造,通过创新道路设施等综合手段,消除拥堵,保障交通畅通,开展生命保护工程建设,优化全区点面交通条件。
设置可变导向车道
工作日上午9: 00,在思贤路、陈达路的南路口,新投入使用的可变导向车道使原本拥堵的交通变得顺畅。此时,十字路口四条车道中的左两条是左转车道,最右边的一条是直道和右转车道,还有一条直道。在四条车道上排队等候的车辆数量没有什么差别。区公路局养护科科长谢平说:“在傍晚高峰时,二、四车道将分别调整为直行车道和右转车道。”“我昨天下午5点下班后就不用排队了。”前一天晚上高峰时直行右转的车辆有时不得不安排在陈达路立交桥上。”采访日是可变导巷投入使用的第二天,在附近工作的谢先生已经感受到了这项措施带来的便利。
可变导向车道由地面标线和led交通标志上的导向箭头组成,距离交叉口100-150米,可以根据交叉口不同时间的交通流量动态调整,从而合理分配和提高交叉口导向车道的利用率。记者看到,陈达路泗县路口的二、四车道自西向东都有“之”字形标线,原来的车道方向标线已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有四个led显示屏动态显示车道指引,分别设置在两条车道上方的车道标志上和进入交叉口前。在思贤路、陈达路的南北交叉口,从早上6: 00到9: 00,交叉口左转向西至大港的交通拥堵。这时,两条左转车道打开了;夜间高峰时,直行和右转的交通流量明显大于左转,因此动态调整两条可变导向车道,道路开通两条直行和一条右转车道。因此,提高了车辆通过交叉口的畅通率,缓解了交叉口的交通压力。
与潮汐车道不同,可变导向车道针对交叉口不同方向的交通流量,而潮汐车道则在路段的不同时间调整正方向和负方向的交通流量谢平介绍说,由于传统的交叉口车道方向是固定的,不能适应交通量随时间的不均匀变化,容易导致交叉口拥挤、长队和车辆延误过多。可变诱导车道主要针对交通流集中而交叉口车道较少的问题。通过改变交叉口入口车道的导向,提高了车辆通行能力,缩短了可变导向车道的建设周期。
修建可变导向车道是地区交通委员会今年采取的新措施之一。根据松江新城不同时段不同交叉口的交通流量需求,区交通委和交警部门将在陈达路、泗县路、文慧路、人民北路、桐柏路、泗县路、乐融中路、九丰路、东西向、宋佳南路、南七昌路、宋佳南路、神专路六个交叉口建设可变诱导车道。其中,前五个交叉口的可变导向车道已于11月18日投入使用,神转高速宋佳南交叉口的可变导向车道也计划于今年投入使用。
执行生命保护项目
晚上,如果市民走在松江市没有信号灯的路口,他们会发现许多斑马线上“戴着”一个“保护壳”,这个“保护壳”会在雨夜“发光”——反光的标志条。雨夜反光标线带首次应用于松江区的道路交叉线,粘贴在与人行横道线平行的线上,位于每条人行横道线的两端。“保护人行横道线上行人安全的‘保护壳’是今年的生命保护试点项目之一。”谢平说,未来将逐渐蔓延到整个地区。
“新雨夜反光标线带主要设置在空路段没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谢平介绍说,没有信号控制的交叉口大多位于一个路段,该路段的开放是为了方便行人过马路。一旦这样的十字路口在雨夜到来,事故经常发生,因为司机的视线不清。为确保标线在夜间仍能提供驾驶员的能见度,尤其是在雨夜,在区交通委的部署下,公路(市政)部设在宋会西路、中山路、玉树北路、西林北路、人民南路、古阳北路、梅家浜路、马龙路、广福林路、龙源路、蒋新松路、陈达路、文成路、文祥路等处。谢平介绍说,雨夜反光标识带采用独特的光学技术,在干湿条件下都有很高的反光性能,并且具有很高的耐磨性。记者注意到,粘贴在路面上的反光标线带又轻又薄,从地面微微凸出,不影响驾驶。
在该地区15辆大型货车的交通事故多发路口,另一项生命保护工程——设立“右转危险区”也已展开。记者看到,在这些十字路口,四个方向的右转区域被醒目地涂成红色“右转危险区”。大型车辆,如集装箱卡车、拖车、搅拌机等。,车身较长,右转弯时前后轮的轨迹不重合,形成“内轮差”的视觉盲区。如果非机动车和行人踏入视觉盲区,他们很容易被卷入车底并被压碎,从而导致“包饺子”的事故。醒目的“右转危险区”同时警告大型车辆、非机动车和行人,以保护市民的出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