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20字,读完约4分钟

"垃圾被收集起来,然后可以拿出来."

早上7点,在古镇和平街,环卫工人余在铃声的陪伴下,开始了一天的垃圾清理工作。摇着铃,他和他的同事们推着垃圾车穿过街道,挨家挨户地收集垃圾。

钟声唤醒了这个悠闲的古镇。住在和平街的朱(音译)女士听到这个声音后,习惯性地拿出两个垃圾桶,快速准确地将垃圾倒入皮卡车上的干湿垃圾桶里。“以前在古镇设置的垃圾桶离我们家有点远,所以倒垃圾不太方便。现在,有了在家收集垃圾的方式,不仅方便了我们,而且感觉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大街小巷和房子的前后都很干净。”在古镇生活了几十年的朱女士,对古镇风格和环境的变化有着切身的感受。

金山区创新举措 推进垃圾分类向纵深发展

“妈妈!你可以倒垃圾,妈妈!”洪是一位古镇商人,她正准备开门做生意,受到了小儿子的催促。她很快放下手头的工作,很快拎出一大包垃圾。

“这种方式真的很方便,我们一听到声音就可以把垃圾拿出来扔掉。大家从一开始就不习惯这种铃声,连我儿子都知道。”洪告诉记者。

这种简单有效的上门回收方法是金山区推动垃圾分类的一项创新措施。自去年7月以来,枫泾镇积极探索符合古镇特色的生活垃圾分类方法。经过多方面的讨论和实地调查,创新性地采用了沿街打铃收集生活垃圾的方法。环卫工人每天早上和下午都会按铃,定期在街上推干湿两用的垃圾车。这座古城的居民和企业约有2700人。

金山区创新举措 推进垃圾分类向纵深发展

“现在我们和居民们很熟悉,每个人都更加合作,感觉就像在这样的圈子里旅行。你可以一边工作一边欣赏古镇的风景,别人不会羡慕的。”环卫工人余笑着说。每天,他和他的同事们将被分成两组,他们将沿着规定的路线穿过古镇的街道,通过敲钟和叫喊提醒居民和企业出去扔垃圾,并监督他们正确地分类垃圾。

金山区创新举措 推进垃圾分类向纵深发展

枫泾镇绿化市容管理处清扫科科长徐芳告诉记者,采用这种方法的原因是古镇特殊的环境和人们的生活。“古镇里的居民生活区没有围墙,也没有社区警卫。每个人都分散在古镇的各个区域,大多数人都住在深巷里。居民主要是老年人。这种方法也被用来避免让老年人走太多的路。”徐芳解释道。

金山区创新举措 推进垃圾分类向纵深发展

经过六个月的实践和磨合,这一创新举措得到了古镇居民和商家的广泛认可,清脆的钟声成为古镇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冯静古镇还将“三画一棋”的独特文化元素与垃圾分类宣传相结合,制作了一批以中国画、漫画、农民画和围棋为主的网页。古镇风景名胜区内设置了包含垃圾分类知识和宣传标语的宣传页面,不仅向居民和商家宣传垃圾分类知识,还向四面八方的游客宣传垃圾分类的新时尚。垃圾分类已经成为古镇中一种全新的景观。

金山区创新举措 推进垃圾分类向纵深发展

金山区有不止一个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美景。在漕泾镇江庄村,江庄社区附近的一片闲置荒地被改造成了垃圾分类主题公园。以前肮脏的荒地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微观景观如花、树等。更加赏心悦目。垃圾分类的广告牌和照片墙随处可见,让普通人在休闲和散步后进一步加深对垃圾分类的理解。

金山区创新举措 推进垃圾分类向纵深发展

附近的居民甘国芳告诉记者:“每次我经过这里,一方面,我觉得风景很美。另一方面,我们也会看到这些宣传口号和常识的分类。不知不觉中,每个人都将学会如何正确分类。”

同时,鉴于移民数量多、人口结构复杂,江庄村通过积极走访和实地调查,组建了一支29人的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通过每天早晚对垃圾分类的定期检查和指导,垃圾分类工作不断推进,在全区形成了典型的示范作用。

此外,代井村三级“桶长制”、大孟村“八点法”、霍星村“湿垃圾不离村”、家楼村“五监三查”等良好经验和做法不断涌现,推动金山区垃圾分类工作向深度和广度扎实有序发展。截至去年10月底,金山区生活垃圾分类有所增加,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居全市首位。居民区达标率从上半年的4.3%提高到93%,11个城镇(工业区)达到“优”标准。目前,金山区垃圾分类源头达标的实际效果已基本完全覆盖,覆盖26.6万户、273个社区、124个行政村和所有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等。新建和改建了825个常规收集点和垃圾站,建成了434个“两网融合”服务点,最终垃圾分类量实际完成了目标任务。

金山区创新举措 推进垃圾分类向纵深发展

区绿化和市容局党委书记齐辉说:“垃圾分类本身就是一场持久战,一场硬仗。今年,我们将在确保目标一致、保持力度的基础上,狠抓落实,做好事,进一步突出重点,创造亮点,解决薄弱环节,推进金山区建设。垃圾分类工作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金山区创新举措 推进垃圾分类向纵深发展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104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