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29字,读完约3分钟
据金山区介绍,上海市公共文化建设工作会议近日公布了2016年城市公共文化建设创新项目名单,共评选出95个文化项目。林挺镇被列入“一村一戏”名单,这是继2015年“击鼓助兴”后上海公共文化建设的又一创新项目。
“一戏一村”始于2014年,它的“诞生”来自于传统文化项目“文艺下乡”带来的灵感——很多演出观众少,演员的积极性也受到了影响。“我们想向他们展示的不一定是他们想看到的,让他们扮演主角怎么样?”镇文化体育中心主任张开始思考,“看着周围的人表演应该会有更大的共鸣……”这个想法一产生,他就立即展开了调查。在听取了部分村干部的意见和建议后,“一村一室一戏”的具体实施已经初具规模:镇文体中心将统筹推进,村组织将动员辖区内的文艺骨干“做菜”演出,并按计划时间在广场依次上演。
第一年,承办“一戏一村”首场演出的单位是护岸村,演出地点是宋寅文化广场。演出当晚,诗歌朗诵、腰部鼓励、广场舞、猫步、搏击舞等节目使整个演出持续了一个半小时。演员们年龄分别为63岁和5岁。主人是村里的一对父女。除了附近的居民,村里的许多“父亲和村民”一路跟着电瓶车。演出结束时,观众鼓掌喝彩,感觉自己想要更多
“一剧”的成功演出在村民心中播下了“文化表达”的种子。从那以后,村民们变得更热衷于参与村里的各种文化活动,无论是在村里开展大规模的活动,还是在镇上选择好的节目。今年,除护岸村外,中山居委会、亭东村等13个单位分别在林挺和宋寅的文化广场进行了演出。到2016年,镇上的21个村庄没有一个倒下,项目质量和执行过程都得到了显著改善。在“一出戏”活动结束后,演员们去了他们的村庄,开始了另一个明星瘾。“红阳村七月一日文艺晚会”和“亭北村夏凉晚会”应运而生,人们诠释着自己的生活,陶冶着自己,与人民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展示着和谐的文明。
据统计,仅2016年一年,在21场演出中,就有243场演出,1400多名演员,年龄最大的75岁,最小的4岁,观众超过5万人,这与活动的口号“大舞台上有人才”是一致的“来了”,文学骨干也经历了一次“明星”瘾,从“观众”的原始文化活动到
蒋是居民委员会委员。在宋寅居委会的特别演出中,他带着妻子和孩子唱了《最炫的民族风格》,成为大家心目中的“明星”。除了在驳岸村主持过两场演出的、宋新宇、,以及在后港村创作过《后港晨曲》并演奏过二胡的蒋……在七个月的演出结束后,这些给观众带来欢乐的节目和演员依然被大家津津乐道,他们也成为了地区大众文化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