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87字,读完约2分钟
一个有专业背景的油画家,用20年的时间,用另一种含义诠释了金山农民画。她是王红梅CPPCC的一员,艺名是王安尼。她也是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民间文学艺术协会会员、金山农民画家、金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NLD党员、第一批“金山工匠”。
20世纪70年代后,金山农民画涌入农村。王红梅的父亲和一些当时热爱书画的叔叔开始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农民画的创作中。好奇的构思,夸张的表现手法和大胆的色彩运用,他们的父亲的作品伴随着王红梅的整个童年。我特别喜欢农民画,它起源于那个时代。在高中的时候,王红梅开始尝试为他父亲的第一份草稿上色。
后来,王红梅被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录取,专攻油画等西方绘画方法,但她并没有搁置农民画。在学校和导师一起学习油画后,王红梅在假期期间在父亲的农民工作室潜心研究异域风情,这不仅巩固了她的基本功,也为她后来的绘画风格建立了自己的灵魂。她的作品《桃花源记》、《艺术广场》、《上海之梦》曾获多项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区级奖项。其中,《一代又一代的红色》在亚洲信息峰会期间为许多国家的第一夫人们展出,许多作品被文化部选为国际文化交流的艺术作品参加海外展览。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农民画,王红梅还将农民画的元素融入日常生活用品中,如杯垫、丝巾、艺术伞、手袋、指甲钳和茶具,并开发衍生产品。这些实用性和观赏性的物品不仅成为许多艺术爱好者的新宠,也成为许多当地居民出国旅游的首选。
事业稳定,王红梅也在积极回报和服务社会。2014年,王红梅在上海金山区成立了阿尼民间画室,主要从事社会公益活动、金山农民画的研究、展览和制作、中国书画的创作、交流和培训等。工作室承担了多个公益项目,定制公益课程,开展慈善义卖,关爱老人,帮助穷人,帮助学生。2015年,工作室参加了“金山快乐,老年快乐”活动,每周到养老院看望老人一次,给他们带去温暖。2016年,公益项目“寻找下一幅毕加索”在王红梅的精心策划下应运而生,从“正义教育”延伸到“慈善义卖”。经过10个月的农民画培训,王红梅把自己和学生创作的6幅画的义卖所得全部捐给了12个贫困儿童。
在今年的“两会”上,王红梅积极培养金山农民画的接班人提交提案。在提案中,王红梅详细分析了金山农民画的现状,并提出了继承金山农民画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他希望政府加大支持力度,逐步将农民画推向社区和学校,培养更多的金山农民画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