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35字,读完约3分钟
“以前有人问我,你住在哪个角落?我说‘下角’,因为那是当时上海一个著名的棚户区……”张伟方,一个在这里长大的前谢三基地的居民,现在回忆起这片土地的过去,非常动情。从过去的危房,到现在从地上爬起来的商品房,张骄傲地说:“现在我们属于‘上角’。”
作为上海第一个以土地租赁方式推进旧区改造的项目,协三基地在上海旧区改造过程中具有标志性和先锋性。它的示范意义是研究和教育四史的生动材料。6月9日,黄浦区从谢三基地到海化花园举办了“四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活动。
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市委“四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严爱云;冯,原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原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黄浦区委书记高云;区委副书记、区长赵克俭;韩顺芳为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区政协主席左岩;和区委副书记沈善洲。
在现场教学活动中,时任大埔桥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原卢湾区委研究室主任的小胖、原谢三基地居民、原黄浦区司法局党委书记张伟方、上海中海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兼党支部书记欧扬、卢湾高级中学学生代表夏成初作为历史见证人和见证人与观众分享。
活动期间,阎爱云和高云分别发言。冯点评现场教学。赵克俭、韩顺芳、左岩向黄埔区“四史”学习教育小组代表颁发了聘书。沈善洲致辞。区委常委、组织部长王清州,区委常委、宣传部长于海红,为大埔桥街道“四史”学习教育授予首批三个现场教学点。市委组织部、大浦桥街道党工委相关处室负责同志向大浦桥街道基层理论讲师代表签发聘书。
据了解,“七五”期间(1986-1990年),谢三基地被市政府列为23个旧区改造基地之一。这里过去人口稠密,环境恶劣。这里有1400多户人家,20多家工厂和商店,到处都是危险的棚子和简易房屋。此外,不远处是日晖港码头,垃圾和粪便在此运输和装载。空气中总是弥漫着/きだ124240/There的臭味。老百姓怨声载道,改革呼声很高。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建设资金主要依靠地方财政拨款,这是杯水车薪。黄浦区(原卢湾区)财力有限,进展缓慢,但进行了大胆创新。通过土地租赁,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投资2300万美元接管土地,开创了改革开放以来吸引外资改造旧区的先河,被誉为“海上第一”。
作为上海第一个以土地租赁方式推进旧区改造的项目,协三基地作为旧区改造的标志性案例,具有示范意义。2018年,“大浦大桥”谢三楼首开“毛镝租赁”,被评为上海改革开放的标志性首例。
在学习教育“四史”的过程中,黄埔区精心打造了“黄埔第一倡议”学习教育品牌,充分发掘了我们党成立、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黄埔的许多“第一”和标志性举措。其中,协三基地因其在上海老城区改造中具有标志性的开拓意义,也成为“四史”研究和教育资源之一。当天,大多数党员干部通过网上直播学会了观看教学活动。
黄埔的“四史”学习教育,通过引导党员干部学习历史,生动直观地理解道理和史明的责任,传承红色基因,感受最初的使命,增强行动意识,不断提高干部的创业热情,凝聚改革创新和引领前进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