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710字,读完约12分钟

上海康城社区综合治理后

“五违四要”整治前的溆浦村

“五违四要”整治后的徐浦村

行业委员会和物业调查社区隐患

社区志愿者护送常住儿童上学

警察和财产参与社区治理

“美丽家园”建成后,社区法治广场喜气洋洋

“三龙”促进居民积极参与“创造整体”工作

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必须坚持系统规划、全面推进,建立上下衔接、左右协调的联动体系,实现各级同频共振,各方面合力,不断扩大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整体效应。在实践探索中,闵行坚持以党建为先导、以人为本,贯穿基层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和全过程,建立健全区街镇居村三级联动体系,强化统筹规划、抓到底的责任落实机制,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大局作用,协调各方领导地位,充分发挥基层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凝聚人心,激发社会活力,不断改善民生,提高效益

闵行创新社会治理 加强基层建设实践探索

创新机制,克服社会治理的顽疾

社会治理面临的历史和现实问题,可以从基层党建工作中找到根本的解决办法。

党的建设要引领社会治理,就要加强政治引导、组织引导、能力引导和机制引导,注重社会协调和公众参与,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从而突破瓶颈,治愈顽疾,解决许多长期未解决的问题。

从源头入手,促进区域环境的全面改善。过去,闵行的区域环境问题陷入了反复整治、死灰复燃的怪圈,这既与基层单位在集体经济收入增长的引导下对违法建设视而不见有关,也与基层干部管理不严有关。为此,闵行区彻底清理了这一源头因素,加强了区级统筹,收紧了土地开发、城市建设和招商引资的口袋,逐步收拢了经济发展功能,切断了基层经济利益链条,推进了村级集体资产和乡镇财政的集中托管,强化了基层干部的违纪和问责,从源头上净化了基层治理生态,摆脱了持续被动地打“遭遇战”的困境。在此基础上,基层干部群众将共同努力,推动整治违法用地、违法建筑、中小河流、安全生产隐患、无证经营等顽症。首先,党员干部带头拆除违法行为。各区、镇和村庄的所有工作人员都签署了承诺并予以公布。对未如实申报违章建筑或未及时拆除违章建筑的,给予相应的组织纪律处分。然后,村里的党组织带领骨干党员和基层干部日夜挨家挨户地做群众工作。这种强硬、强硬的坚决态度,让老百姓了解和跟进,最终按照法律法规拆除了2000万平方米的违章建筑,没有留下任何死角。目前,闵行区573个居住村全部宣布创建“无违章建筑”居住村,各街道镇进一步推进营业场所管理,“五违四要”整治成果长期坚持。

闵行创新社会治理 加强基层建设实践探索

全面落实推进信访矛盾和“制止新老矛盾”的政策。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一大批重大市政工程的启动,闵行区历年来的信访总数已超过1万件,许多疑难矛盾转化为信访积案,关门封路等大规模集体信访频繁发生。近年来,为扭转信访矛盾历史欠账多、总量高企、信访秩序差的被动局面,通过完善各级党组织责任制、加强对相关党员干部的监督问责、引入律师参与、加强信访对接和调整、扩大社会力量参与,全年信访总量下降了35%。初次信访合理合法申诉一次性解决率达到100%,累计解决信访案件407件,112名老上访者呼吁停止上访,大大减少了越级上访的数量和次数,有利于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的社会心态。

闵行创新社会治理 加强基层建设实践探索

协同治理,推动“老而难”的社区成为“宝地”。2000年前后,闵行被选为中心城市的市政搬迁安置基地。截至目前,闵行区已有8个大型居住社区和数百个拆迁安置社区。由于住房建设标准低、公共设施落后、物业管理服务质量差、集体租房、"易居变非居"和入室盗窃等案件频发,许多社区环境脏乱,社区居民安全感和满意度低,不断上访环境、公共安全和财产问题。例如,新庄镇康城社区和颛桥镇银都新村曾被新闻媒体评为“上海最混乱的社区”。近年来,闵行区着力完善以党建为主导的社区协同治理体系,深入推进居住村“大党委”制度,全面复制和推广“田园模式”,建立和完善居住村协商自治联席会议制度,优化自治资金和服务群众专项资金的配置和使用,强化居住村治理的保障作用。在居民区党组织的指导下,闵行区初步实现了政府部门依法行政、居委会、行业委员会、物业企业各司其职、居民广泛参与的共建、共管、共享格局。截至2017年底,全区住宅建筑110次入室盗窃报警数量连续四年下降约30%,无集体出租社区覆盖率达到80%。一些“困难社区”已经成为普通人称赞的“文明社区、安全社区和幸福家园”。

闵行创新社会治理 加强基层建设实践探索

优化载体并扩大对社会治理的参与

当前,社会结构日益多样化,群众需求复杂。单靠基层党组织的单一投入和片面努力是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的。党的建设要引领社会治理,就要充分发挥开放性党建的优势,把单位、行业、各领域的党组织有机地联系起来,建立起“以块为主、以条规为辅”的新的条块关系,形成全区统筹、各方面联动、各领域融合的工作格局。

闵行创新社会治理 加强基层建设实践探索

深化和扩大区域党建,团结执政合力。闵行区坚持共建、治理、共享的理念,以共同需求、共同利益、共同目标为纽带,以更加开放的态度构建区域利益共同体,借助区域资源发展党建和社会治理。构建区-街-镇-居-村三级联动的区域性党建平台,建立三级联席会议制度,成立六个区级专门委员会,吸收517个成员单位。把握需求、资源、项目“三个清单”,形成200多个需求、300多个共享资源,实施1200多个共建项目,有效协调区域资源与“五违四要”整治、“两美”建设等社会治理中心工作,为推进全市区域性党建工作贡献“闵行经验”。

闵行创新社会治理 加强基层建设实践探索

加强重点领域党建,激发社会活力。抓住社会组织、行业委员会、物业公司、群众活动队等关键力量,以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为动力,引领党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比如,探索党建工作引领行业委员会建设,建立居民区党组织对行业委员会候选人进行考核的制度。有党员发挥作用的行业委员会比例达到83.87%,新组建或连任的行业委员会交叉就业率超过90%。居民区党组织领导职能部门和居民共同评估行业委员会的工作绩效。又如,针对各种兴趣、公益、互助、服务的群众活动队伍,优化党组织建设,推进“支部挂帅、党员进队、以队凝聚群众”的队伍党建工作模式,扩大社会参与的引领示范效应。

闵行创新社会治理 加强基层建设实践探索

优化调整基层党建承载功能,形成合力。闵行区全面落实街道“五权”,推进街道和镇内部机构的职能调整和运行优化,规范下沉式街道和镇在区级工作事务中的准入控制制度,建立健全基层邀请和自下而上考核制度,实现区级职能部门服务基层的规范化机制。街道镇党委(工业)有985个区级下沉力量和区级职能部门派出的机构等。,加强他们在人事建议、资源分配和事务协调方面的领导能力,并加强他们在解决人民的紧迫问题和忧虑方面的执行力。

闵行创新社会治理 加强基层建设实践探索

造福民生,创造人们向往的美好生活

目前,我国的主要社会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与不平衡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同时,要努力弥补公共服务资源、城乡社区建设和执法管理力量发展不平衡和不足的不足,为人民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闵行创新社会治理 加强基层建设实践探索

推进邻里中心建设。“十三五”期间,闵行区将建设约100个居委会,搭建城乡综合服务治理平台,采取党组织引导下的多元参与治理模式,将服务群众与基层岗位串联起来,增强群众的受益意识,增强基层凝聚力。目前,闵行区已建成并运行62个居委会,均采用党建指导下的理事会治理结构,由区内享有盛誉的小区书记担任主席,理事会成员由社区团队骨干、区域单位和社会组织的代表组成。社区中心活跃着100多个社会组织、500多个社区群众小组和1400多名社区志愿者。每个邻里中心都设立了面向群众需求的服务项目,每月服务5000多人,开展养老、健康、文化、体育、教育等100多项服务,覆盖老、中、青等不同群体,使居民能够就医、读书、说话、唱歌、跳舞。

闵行创新社会治理 加强基层建设实践探索

实施“两美”工程。闵行区将住宅小区综合治理和村庄改造提升为“美丽家园”和“美丽乡村”的创建,实施量身定制的“一社区(村)一方案”模式,协调环境硬件改造和治理软件改进。在住宅党组织的引导下,广大居民成为了“两美”建设的发起者、决策者、评价者、监督者和受益者。目前,已有近156个社区和31个村庄完成了环境硬件改造,从整体上解决了房屋漏水、道路积水、停车难、垃圾堆积、绿化破坏等问题,大大避免了重复建设带来的困扰。同时,普遍实行党组织领导的村民会议、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制度,开展“清正廉洁、让人民走进千家万户”活动,倡导契约精神、规则观念和秩序意识,促进公民道德和家庭文明建设,促进社会治理在德治和法治轨道上有序运行。

闵行创新社会治理 加强基层建设实践探索

深化城市网格化管理。闵行将全区划分为976个网格区块,加强资源配置和力量协调,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尾”的全覆盖网格管理体系。基层党组织的班子成员、党员领导和骨干成员充当着电网领导和电网成员的角色,城管、房管、公安警察、市场监管、专业律师等力量融入电网,赋予基层党组织统筹协调的权力和人事建议评估的权力,促进问题的早发现、快处置,实现管理混乱的“惯例”。全区探索在网格化街区建立党支部或小工作单位,协调联系服务党员群众、收集社会情况和公众意见、动员公众参与城市网格化管理的工作,实现党建网格化、城市管理网格化和自治治理网格化的“三网融合”。

闵行创新社会治理 加强基层建设实践探索

锻造团队,夯实基层基础

基层干部是影响基层社会治理有效性的决定性因素。党的建设引领社会治理,即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基层干部队伍,全面提高抓落实、抓改革创新、控风险等执政技能,坚持加强作风建设,端正风纪,建设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闵行创新社会治理 加强基层建设实践探索

闵行区深入开展了“监测工程”,通过加强监测,促进了基层、服务和治理。选拔和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选拔近150名区、街道优秀干部担任村“班长”。设定“一好五强”准入标准和“一票否决”退出指标,确保村里党组织书记的队伍上上下下,有一潭活水。与此同时,“监督工程”将进一步延伸到“三大酋长”的队伍建设中,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地位、设岗定责、考核表彰等方式,动员近4万名“三大酋长”参与社会治理,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

闵行创新社会治理 加强基层建设实践探索

加强社区工作者建设,构建专业化社会工作体系。闵行区出台了《关于推进社区工作者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及其六项配套政策,明确了社区工作者的基本职责、工作条件、范围、规模和配备,建立和完善了资格认定、教育培训、等级评定和日常监督制度。建立一个动态调整并逐年递增的薪酬体系。社会工作岗位的含金量和吸引力显著提高,成为社区治理的重要力量。

闵行创新社会治理 加强基层建设实践探索

开展10万人代表大会培训,提高基层干部执政能力。闵行区建立了全覆盖的培训体系,协调党性教育和基层治理实践技能,将城市政策要求和基层经验实践纳入工作机制,在区党校和社区党校采用小班、面对面、互动和考核方式。这样,让基层干部深入学习,深入头脑,真正懂得实际运用,推动社会治理工作在村“全覆盖、快速推进”的第一线,切实实现基层减负增能,优化为人民服务。2017年,闵行区培训了2,472个班,218,000人参加,涵盖街道和城镇一线干部、常驻村支书和主任、社区工作者、常驻村支书、建筑领导人、党小组领导人、常驻村小组领导人、群众文化和体育运动队骨干、党员骨干、党的积极分子、行业委员会主任、物业公司经理、电网管理员、“两个新组织”党建工作者和社区

闵行创新社会治理 加强基层建设实践探索

从现在到2020年,是闵行初步建成生态宜居、现代化主城区的重要时期。闵行将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和法律保障的社会治理体系,继续构建共建、治理、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一方面,要把重心下移,整合流入城乡社区的资源,进一步提高基层治理效率,更现实、更好地解决群众的各种需求。另一方面,要突出城市精细化管理,重点解决影响区域环境和运行秩序的突出问题,加强科技支撑,加强规范管理,努力提高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和专业化水平。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闵行创新社会治理 加强基层建设实践探索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86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