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883字,读完约10分钟
据宝山区介绍,近年来,上海宝山检验检疫局始终围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质量为中心,确保安全,促进发展,强化质检”的12字方针,充分借鉴、应用和创新上海自贸区可复制、可扩展的政策,贯彻“扎根宝山、服务地方”的工作理念。多年来,我们深入辖区内地方政府和企业,以问题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外部效益,以管理提升为内部推动,以服务贸易便利化为出发点,大胆思考,认真尝试,积极探索检验检疫工作机制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相关措施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好评。
关注重点,为邮轮经济发展服务
现代邮轮业起源于19世纪30年代,并在20世纪80年代逐渐繁荣,开始逐步开拓中国市场。上海是中国第一个停靠国际邮轮的港口,也是中国停靠国际邮轮最多的沿海城市。2010年,保山吴淞口国际邮轮港的建设给世界邮轮产业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广阔前景。
运营7年来,吴淞口国际邮轮港的靠泊船舶和旅客数量每年翻一番。根据最新数据,2016年1月至8月,共有636艘进出境游船和251万名进出境旅客,分别占全国总量的51.29%和62.56%。它已成为亚太地区最繁忙的国际邮轮母港,亚洲第一,世界第五。
保山还利用其独特的地理优势,重点发展邮轮产业,大力推进保山由传统的以钢铁制造为主的工业区向以邮轮经济为特色的现代化滨江新区转型,推动上海向建设世界级国际邮轮母港的目标不断迈进,成为中国沿海邮轮产业发展的前沿和核心,这将在近期内极大地推动中国邮轮经济乃至亚洲邮轮经济网络的整体发展。
保山检验检疫局始终关注区域经济的重点,依托市局发布的促进邮轮发展的十大政策法规,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对邮轮港口“区域与港口联动”的总体战略规划,为地方政府量身定做15个项目和举措,帮助邮轮产业发展。在邮轮港口规划之初,应主动对接港口建设,引导检验检疫场所、通道和客流路线布局,合理规划检疫设施设备配置,有效配置检验检疫人力,全面提升邮轮港口核心能力。
针对空开埠时国际邮轮检疫监管领域的现状,通过结合国际先进的邮轮管理方法和自身实践,启动并逐步完善邮轮口岸检疫通关操作流程,实现整个邮轮检疫监管;自主开发“入境人员健康电子申报平台”,制定邮轮检验检疫指南,开展多项与邮轮相关的科研项目并转化为实际应用成果,完成“预验”、“预宣传”、“预执法”等多项工作创新,实现了疫情截获和旅客快速通关的双赢。
保山检验检疫局作为全国第一道防线,每年都在口岸开展突发核与辐射事件、突发生化事件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演练,提高实战能力。2016年,我们在多年总结的基础上,与滨江委合作研究完成了《吴淞口国际邮轮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技术方案》项目,其成果作为邮轮母港各单位应急处置专项工作规范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成功应对了多起邮轮诺如病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我国首起邮轮群体性食源性感染病例,以及多起甲型h1n1、h3n2、水痘、手足口病等病例。已经被迅速处理。此外,在邮轮食品监管方面,成功监管了第一批国内中转食品直供邮轮,确保了多家邮轮公司大型晚宴和vvip酒会的食品安全。相关工作的推广多次受到邮轮、香港和地方政府的好评。
根据国际基准制定检验检疫cqi指数
保山检验检疫局在国内邮轮7年的发展历程中,不仅注重积累经验,而且不断回顾和思考,始终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不断挖掘潜力,改革创新。通过深入研究,它已经走上了一条标杆国际标准、创造全新邮轮检疫模式的新路。
探索的第一步是大胆“走出去”,学习外国同行的做法。保山检验检疫局首先将注意力转向了美国。早在2009年,保山检验检疫局就组织翻译了《船舶卫生程序-操作手册》、《欧洲邮轮卫生标准和传染病监测手册》等。,为国际邮轮监管模式的初步探索和借鉴。经过长期深入的研究和比较,发现美国vsp的工作模式已经得到了世界的广泛认可,其操作手册已经实施了近40年,具有科学性和规范性,已经被游轮普遍接受,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2014年,在之前研究的基础上,业务骨干被派往美国参加vsp专业培训。培训结束后,立即组织人力尝试在国际邮轮监管中实践vsp操作规范。在实践中,业务学习被不断地吸收到自己的使用中,并加以简化,使其更符合实际需要。它已经与中国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相结合。经过反复考察、分析和研究,终于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邮轮检疫监管模式:邮轮检疫指数(cqi)。
邮轮检疫指数(cqi)的实质是一套完整的邮轮综合监管和评价体系,涵盖了邮轮医疗中心、食品、饮用水、娱乐设施、环境卫生、入境旅客携带物品等11大类116项检验检疫要求。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先进的技术方案、我国的国情和法律政策要求,突出对邮轮管理体系、流程和关键点的监管,可以有效地分析和判断邮轮的综合健康质量。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保山检验检疫局还开发了专门的配套软件——“邮轮检验助理”,这是我国检验检疫系统中邮轮检验领域的第一个业务软件。其实际功能领先于欧美发达国家的邮轮健康检查相关辅助工具,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通过了国家版权局的版权认证,获得了《计算机软件版权登记证》。应用软件可以安装在移动终端上。借助应用软件,检疫人员可以对游船进行全面检查,完成所有检查项目所需时间从2天缩短到8小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邮轮检疫指数实时向邮轮各方和公众公布。对于邮轮,可以更好地了解邮轮检验检疫的具体监管要求,进一步提高质量控制水平。对于公众来说,他们可以直观地了解游轮的优势和劣势分布,做出更好的选择。通过市场逆转机制,邮轮检疫指标逐步实现整体邮轮产业向高质量、高水平发展,避免低端无序竞争,实现有效监管、简化通关手续、节约邮轮运营成本的双赢。它也成为国际改革标准基准实际应用的成功案例。
降低负担和速度,降低外贸物流链总成本
通过每年对区域产业发展的调查发现,辖区内进出口量呈下降趋势,外贸企业的经营成本尤其是物流成本较高。如何减轻企业负担,是检验检疫中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重大问题。
保山检验检疫局在实践中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减轻外贸企业的负担,降低整个货物物流链的成本,为企业做好检验和节流工作。有必要履行法定检验检疫职责,尽量减少企业的额外负担。
主要有两方面的努力:第一是“内部紧密性”。这意味着加强业务流程控制,关注内部管理质量,追求效益。2013年,第一批流程管理系统在市局系统上线,对整个业务流程进行信息化管理,跟踪每份文件的完成时限,启用超时报警机制,监控流程及时处置。同时,每月对超过时限的文件进行检查,并分析加班的原因。内部原因应立即整改,外部原因应通过总结分析解决。在过去的三年中,共监控了580,376批业务流程,并在当天以最快的时间检查和发布了简单的业务,如木质包装检疫。法定检验商品的平均长度控制在10天以内,在全市排名第一。通过对自身流程的标准化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一般检查的时间。
二是“外部松动”。它指的是一种双管齐下的机制改革方法,即服务企业探索一种适用于多种地域的一站式便利模式,并“放松”繁琐的货物检查程序。2015年上海木材交易中心检验检疫综合服务站的模式创新就是其中之一。新模式以辖区内的上海木材交易中心为集中检验站,对保山辖区内的进口木材实行属地检验检疫一站式管理模式,改变了以往口岸检疫模式中多次开箱的问题。整个一般检验过程从原来的一个月减少到一周,节省了物流成本,在港口每多检验一箱就要200-400元,占运输油耗的近15%。
除了适用于特殊商品外,我们还将积极探索针对单一企业定制的更灵活的区域一站式检查模式。通过与上海高夫食品有限公司检验企业的合作,备案、一次检验、一次取样的全过程本地化、便捷化。在新模式下,货物的一般检验周期从59天缩短到18天,同比增长60%以上;在物流成本方面,通过降低采购价格和物流仓储成本,每年节约资金400万元,帮助企业克服瓶颈,高速发展。2015年全年纳税2500万元,同比增长80%,对外贸易进口额上升至宝山区第十位,这是宝山区商务委以服务对外贸易的典型事迹专门向宝山区政府汇报的。
根据当地情况建立一个无干扰的嵌入式检测模式
保山检验检疫局在工作机制改革中发现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从流程上看,大部分法定检验检疫服务最终会给进出口货物增加额外的时间成本和物流成本。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更好地为地方产业发展服务?在实践中,我局大力推进融入正常物流环节的互不干扰嵌入式检测模式创新。
在实践中,我们在上海口岸开展了入境集散地木质包装检验、进口木材检验检疫和行李集中检验试点。原则上,我们都是利用储存站固有的开箱环节,将检验工作紧密地楔入其中,在正常的物流开箱和理货过程中同步完成货物的检验检疫工作,这样不仅可以避免或减少一般检验造成的货物流通的额外堵塞,还可以在开箱环节获得相当于开箱的检验环境,从而大大提高疫情的检出率。
2015年,保山检验检疫局全年截获动植物疫情18322批,18984种;2016年1-8月,共截获动植物疫情14278批,18162种。仅在海运集中检验模式下,就检测到两批“小麦黑粉病”,并得到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通报,取得了显著效果。这两个模型都来源于该局的商业研究项目。通过调查分析、数据积累和模型设计,最终将在线结果投入实际应用。相关工作多次受到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副局长张庆荣等领导的检查,受到高度赞扬。
“今天装饰这座山更好。”保山督察员将以科学的态度、创新的思维、严谨的方法、精湛的业务,带着保山“十三五”规划的宏伟画卷,继续探索这条基层改革之路,谱写新经济常态时代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