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88字,读完约2分钟
创建国家文明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报的最后一篇评论提到,必须从群众中汲取力量,赢得最广泛的支持,这样每个人才能真正建设和分享。那么,质量能量来自哪里?答案是:让志愿者精神在创新的道路上唱响“主角”。
有一种精神叫做奉献,有一种责任叫做志愿服务。志愿者是完美之路上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友谊路街的4400名志愿者在一周内参与了整个创作,月浦镇的志愿者积极分发宣传和整体创作特刊,寺庙的小志愿者努力成为荣耀和整体创作的守护者...行动传达信念,整个创作不是“一个人的表演”,而是“合唱”,所以我们应该让志愿服务成为积累思想的“厚土”,激励人们文明向善。创泉没有旁观者,每一个志愿者都是创泉的“主力军”,每一次志愿服务都是善良的向导。
志愿服务很普通,从生活出发,立足岗位,脚踏实地;志愿服务也很棒。他们是雷锋精神的践行者,是富有道德修养的人,是精神文明建设中温暖人心的“明灯”。宝山第六村居民石先生特意买了一部新手机,并拍照记录了整个过程中社区环境的变化;非遗传性传承人冯创作面塑作品,并以生动的面部形象向居民宣传;友谊路司法办公室为社区犯人去掉“标签”,鼓励他们参加志愿服务,重获新生;通过建立志愿者巡逻和志愿者行动日,各城镇形成了规范志愿者服务的长效机制...
志愿者精神是一种信念和坚持,凝聚了保山人民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认同和支持。没有志愿者的积极参与,没有志愿者精神的弘扬和传承,创造一个整体无异于“中国空一座城堡”。以创新为契机,让志愿精神更好地传播,让更多的保山人投身志愿服务,让“奉献、友谊、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成为保山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和城市文明的强大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