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260字,读完约6分钟
就像年轻人每天用手机刷微信朋友一样,住在共康雅苑二期83号的金阿姨每天都有一门必修课,那就是打开手机刷“社区沟通”。作为社区的热心人,金阿姨抓住了一个偶然的机会,居委会活动室后面的地面又脏又乱,所以她建议把它变成“社区通行证”上的公共休闲绿地。这个提议很快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响应,引发了热烈的讨论。最后,居委会设计了三个方案,有500多名居民参与讨论,投票选出方案:休闲种花种菜,命名为“世外桃源”。
(图片说明:金阿姨关于“社区传播”的建议)
(图片说明:“康雅园”有两栋房子的“世外桃源”)
位于宝山区庙行镇的功康雅苑第二住宅建于2013年。这是一个由经济适用房、拆迁房和廉租房组成的混合社区。除少数保山本地居民外,大部分是其他四个区(黄埔、虹口、普陀、静安)的居民。这2687户家庭来自四面八方,人员情况各不相同。如何更好地整合这五个区的居民,一直是党支部和居委会的根本目标。据共康雅苑二居党支部书记戴建国介绍,2017年保山在全区推行的“社区沟通”工作体系,使他们离目标又近了一步,成为这一基层党组织服务居民、管理社区的利器。他说:“当了这么多年的秘书,有一种很深的感觉,就是当我们做事情的时候,不能拍着脑袋说‘挖井的时候应该问喝水的人’。”过去,我们听取居民意见的渠道不是很畅通。现在我们有了“社区交流”,而且更加顺畅。"
什么是“社区沟通”?根据宝山区相关部门的官方声明,这是一个以党建为导向,以移动互联网为载体,以村党组织为核心,以城乡居民为主体,以有效凝聚和精准服务为特征的智能治理体系。
事实上,自从去年2月“社区通行证”试运行以来,它已经迅速收获了无数的“通心粉”(社区通行证的粉丝)。现在,这种社会治理“人工制品”刚刚诞生一年,已经覆盖了整个地区的453个居委会和104个村庄,有40万个家庭和50万名居民用他们的真名加入,有4.8万名党员在网上展示他们的身份,以增强社区基层党组织的能力。“社区互联”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并荣获2017年中国(上海)社会治理创新实践十大案例。
(图片说明:呼玛两村的充电桩)
在率先开展“社区联通”试点项目的张淼街,许多居住在呼玛二村的居民在“社区联通”上留言,希望在社区内统一安装充电桩。这些信息首先被呼玛第二村居民区书记伊冯·王注意到。在向街道有关部门反映后,充电桩很快落在了居民区。安装充电桩的帖子也成为热点帖子,受到了近2000名居民的阅读和好评,他们都感谢居民区党组织“为阿拉居民做实事!
我希望调整宝山20路公交车的运行时间,解决出行问题。庙坑镇居民对“社区联系”的呼声引起了各方关注,区、街、镇上下联合起来解决问题。春节的第一个工作日,党委书记王红带领一个小组到基层监督落实。两周后,新的20路航班成功开通,沿途的居民纷纷鼓掌。
(图片说明:“社区沟通”背景下的问题跟踪系统)
在保山,“安装充电桩”和“调整20路公交车”的故事不断发生。宝山区建立了强有力的“社区沟通”工作支持系统,打造了“不坐等群众来电,直接倾听群众心声”的服务平台,使居民反映的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解答和解决。宝山区将“社区沟通”平台与网格管理平台连接起来。针对居民在“社区沟通”中反映的问题,建立了多部门联动的问题分类和联动处理机制。对于咨询和建议的问题,居民区党组织和居委会及时有效地予以回应,区职能部门制定问题应对指南予以支持。对于处置问题,首先要引导居民通过自治来解决。难以解决的9+x问题包含在网格管理平台的主动发现问题库中,并生成网格工单进行跟踪和处理。
宝山区委书记王红说:“随着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不断深入,要借助信息技术,密切党群关系,准确服务民生,建立共管、共建、共享的格局。这也是我们探索和促进社区交流的初衷。”
“社区传播”以基层治理需求为导向,设置了社区公告、党建花园、服务指南、会议厅、邻里、警察和市民直通车、家庭医生、产权窗口、行业委员会联系、公共法律服务、邻里交流、社区服务等栏目。2018年初,“宝山研究”专门成立了一个部门。同时,根据农村的特点,专门设立了“村务公开”和“乡愁乡愁”栏目。
“社区联系”(Community Connect)吸引年轻人参与社区治理,50岁以下的群体中有59%的人上网,这改变了过去许多人,特别是“办公室工作人员”无法参与的局面。引导社会组织开设公共服务“商店”,收集需求,设计项目,发布信息,扎根社区服务居民。建立“提出问题-筛选-开展磋商-形成项目-促进实施-评估效果-制定公约”的审议和磋商运作链,使自下而上地提出问题、形成项目和缔结公约成为常态。在过去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出现了8823个问题,产生了1020个会议和525个项目。在全区352个旧居住区的综合整治中,居住区普遍采用“社区沟通”的方式征求意见、公布进展、接受监督,将有限的财力用于群众最希望的项目,受到广泛好评。
“社区连接”(Community Connect)为每个社区设置一个独立的二维码,居民经过实名认证和审批后成为用户,从而保证在线用户是“真正的邻居”,发布“真正的邻里事务”。通过线上线下的信息共享、邻里互助和爱心传递,居民村民逐渐从“门到门的陌生人”转变为“社区里的老熟人”,互动总人次超过4000万。几个寻人站收到了整个地区居民的“爱心接力”,10多名失去亲人的老人和孩子回到了温暖的家。
随着越来越多的居民加入“社区沟通”,辐射效应逐渐显现,一系列生动的案例反映了“社区沟通”在收集居民需求、及时解决问题方面的巨大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