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76字,读完约4分钟

半岛1919

地址:宝山区宋行西路258号

交通:3号线松滨路站1号出口

根据上海乐友的说法,1919年半岛的故事始于1919年由上海的大商人聂兄弟以100万两白银的股份创办的大中华纱厂,这是当时上海最大的纱厂。1920年,华丰纱厂首先建在大中华纱厂的东面。1958年,两家工厂合并后,更名为上海第八棉纺织厂,前身是半岛1919。

走进半岛1919 饱览纱厂“万国”建筑

作为东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品牌园区之一,半岛1919文昌公园于2008年正式开业。到目前为止,原厂在1919年至1932年不同历史时期建造的各种建筑在厂区内都得到了完整的保存,融合了中国、日本和欧洲的风格,采用了以旧换新的方法,并注入了现代元素,既保留了旧工厂和旧建筑的历史特征,又使旧工厂焕发了光彩

走进半岛1919 饱览纱厂“万国”建筑

特色建筑解读:建筑1

1号楼建于1929年,是大中华纱厂职工的医疗楼。这座两层楼的建筑是砖木结构,具有装饰艺术风格的特点,并融入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大楼中间有塔楼突起,大楼正面有许多窗户。窗户的宽度和高度都比较大,门窗的比例比较细,排列有节奏。窗户周围的装饰图案丰富,建筑立面是一面清晰的砖墙,色彩稳定和谐。

走进半岛1919 饱览纱厂“万国”建筑

特色建筑解读:3号建筑

3号楼建于1930年,高2层,日式砖木结构,前室后花园,建筑面积1083平方米。在建设初期,这里是大中华纱厂“南毛温”高级员工的住所和休息场所。抗日战争期间,它被用作国民党军队的临时通信站。解放后,改为上海第八棉纺织厂职工疗养院。

走进半岛1919 饱览纱厂“万国”建筑

特色建筑解读:5号楼

5号楼建于1929年,是当时远东最长的厂房,自建成以来一直用作纺纱车间。这座两层建筑的屋顶装饰具有巴洛克建筑艺术风格的特点,部分区域有裸露的墙壁和柱子以及高塔,建筑面积为21,875.32平方米。五号楼底层的三个展厅是工厂历史演变的展厅,向观众展示了创始人和第八棉纺厂的传奇故事。

走进半岛1919 饱览纱厂“万国”建筑

特色建筑解读:6号楼

6号楼建于1924年,曾是永安第二纱厂的办公楼。该建筑为四层砖木结构,具有装饰艺术风格的特点,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大楼中间有一座塔,塔的四周都有圆窗。这座建筑是坡屋顶的形式。外立面窗户的高宽比接近4。塔窗采用弧形装饰,建筑立面采用水平装饰线条,富有节奏感。

走进半岛1919 饱览纱厂“万国”建筑

在1月28日上海与松湖的抗日战争期间,这座建筑曾被临时抵御驻防司令部的攻击,并被日军飞机轰炸严重损坏,随后被修复。上海被日军占领后,该建筑从日本人的住所改为东亚航空公司空公司的住所,生产飞机配件(楼顶标有日航空住所)。解放后,该建筑继续用作工厂部门的行政大楼。现在定居的商人主要是从事。

走进半岛1919 饱览纱厂“万国”建筑

特色建筑解读:10号楼

10号楼建于1933年。它是一个钢-混凝土结构,东面两层,西面四层。具有现代工业建筑的特点,建筑立面有一个大的开窗孔,弧形开窗孔上方有巴洛克建筑艺术风格,建筑立面为带墙柱的清水砖墙。

总建筑面积4051.6平方米,主楼高20米。建筑材料都是青砖和框架结构。现保留原电厂20吨锅炉底座和出渣口。同时,在建筑西侧的广场预留了一条大型输煤皮带和原煤堆场的防塌墙。

大中华纱厂创始人聂云台

为纪念大中华纱厂创始人聂(原名云台),2016年,在一号楼西侧广场竖立了一尊聂云台塑像,广场名为云台广场。

如今,半岛吸引了许多知名企业,如设计与生产、文化与艺术、休闲体验、婚纱摄影等。杨明洁工业设计博物馆、上海第十一艺术博物馆、澳大利亚骨瓷博物馆和陶艺家博物馆等一系列不同风格的空房间。不管天气有多冷或多热,新人总是可以来这里拍摄婚纱,或者年轻女孩可以专程去拍照;也有摄影师在狭窄的混凝土楼梯上拍来拍去。工作室顶部的大窗户投射出的光影足以让摄影师流连忘返。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走进半岛1919 饱览纱厂“万国”建筑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76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