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42字,读完约3分钟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由全国40家电视台联合制作的40部大型纪录片《四十个城市四十年》已经圆满完成,并从12月1日起在40个城市的电视台同步播出。保山电视台制作的纪录片《潮汕吴淞口》展示了改革开放40年来保山从传统老工业基地不断转型发展的光辉历程。

40年前的12月里 宝山打下了改变命运的一桩

向辛勤工作的改革者致敬!

吴淞口潮汐(一)

上海宝山区吴淞口,黄浦江和长江交汇入海的地方。吴淞口具有美丽的江风和海韵,沿河有良好的靠泊岸线。四十年前,从空俯瞰,它仍然是一大片农田和农舍。没人想到,中国第一家现代化大型钢铁企业宝钢(Baosteel)会很快在这片没有煤矿和煤炭生产的土地上崛起。

40年前的12月里 宝山打下了改变命运的一桩

宝钢的第一桩

1978年12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发表,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新时代的正式开始。同一天,宝钢1号高炉在宝山区吴淞口铺设了第一堆,标志着宝钢正式开工。

钢铁工业是一个国家工业化的基础。1973年,日本的钢产量超过1亿吨,而中国只有2000多万吨。在那个国家迫切需要增加钢铁产量的时代,宝钢这个当时在中国投资最多、进口设备最多的第一大项目,承载了几代中国人成为工业强国的梦想。

40年前的12月里 宝山打下了改变命运的一桩

四十年后,一号高炉里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他曾是第一代高炉操作主管,也是宝钢投产前派往日本学习新技术的实习生之一——李卫国。

宝钢自建成以来,已成为国际舆论的焦点。当时有声音说宝钢进口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太高,担心中国人掌握不了。面对这些疑问,如何尽快掌握核心技术成为一个关键问题。

1984年夏天,日本新日铁公司迎来了一批中国实习生,他们是宝钢派来在新日铁学习的技术人员。拍照时,李卫国戴上一副时尚的太阳镜,这是他第一次出国。同一天,他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他怎么能辜负党和祖国的重托,他的心总是不可靠。但无论如何要尽力而为!

40年前的12月里 宝山打下了改变命运的一桩

新日铁实习场景

维多利亚日记

半年后,带着学习的收获和满腔的热情,李卫国回到中国参加宝钢八五计划。

新时刻

1985年9月15日是一个难忘的日子。宝钢1号高炉点火。李卫国永远不会忘记那个不眠之夜。

早上5点左右,深红色的铁水从铁口涌出,流到铁罐里。宝钢的高炉炼铁已经问世。每个人都互相祝贺和拥抱。

经过40年的发展,宝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宝钢成为世界领先的现代钢铁联合企业。

世界500强钢铁企业

作为宝钢40年发展、壮大和腾飞的见证人,李卫国说,最深刻的体会是1984年邓小平视察宝钢时的题词。要掌握新技术,他应该善于学习和创新。

1984年,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视察宝钢。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40年前的12月里 宝山打下了改变命运的一桩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76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