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54字,读完约3分钟
“宝山十景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剪纸作品。(数据)
“一把剪刀和一张纸,你为什么需要伟大的成就?民间高手匠心独运,巧手斩万象。”走进宝山区友谊路街道社区活动中心剪纸教室,我看到这里的每个人都拿着一张红纸和一把剪刀。红纸飞来飞去,剪刀不停地来回穿梭。三五个小时后,多余的纸屑被吹走了,一只有着精致图案的猪开心地笑了。
在这个教室里,从老人到耷拉着脑袋的孩子,每个人都有割“猪”的能力。这是徐登祥,保山无形友谊剪纸的传人,教给他们的。从简单的花、草、虫、鸟、动物、字画,到自成一体的山水、人物、抽象表现形式,剪纸这一古老的中国民间艺术,在徐登祥及其弟子的巧手下,逐渐呈现出“宝山特色”。
学会在不握方向盘时剪纸
剪纸艺术是中国最古老、最受欢迎的民间艺术之一,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的“东叶枫地”。友谊剪纸是保山友谊区一种独特的民间文化,在这块土地上已经扎根了近30年。今年春节期间,宝山图书馆展厅、宝乐会购物中心橱窗、宝山夫子庙大成堂……友谊剪纸的痕迹在宝山几乎随处可见。“这种艺术应该让孩子更加暴露,感到有趣和感兴趣,并自然地开始学习。”徐登祥年轻时是宝钢的一名普通司机。因为他的爱,当他不握方向盘的时候,他会主动寻找各种艺术书籍来学习,边学习边剪,他的手经常被磨红。十多年前,徐登祥从工厂退休,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剪纸艺术中,造就了徐公亮等优秀的剪纸“新人”。
剪纸艺术应该在内容上有所创新
一只可爱的小羊,戴着橄榄色的帽子,穿着唐装,一只手拿着篮球,另一只手拿着写着“2015宝山”的画轴。它是第八届上海农运会的吉祥物“荣蓉”,由许登祥用红宣纸剪成。将卡通形象与传统剪纸艺术完美结合是徐登祥的创新。“为了让更多的人爱上剪纸艺术,内容的创新至关重要。”
自2016年8月起,老保山人徐登祥开始了新的剪纸之旅:他想用剪刀记录“保山十景”。
宝山庙、古村公园、上海宝山民间艺术博览会、上海长江口科技馆、宝乐会购物中心、吴淞老堡、宝山烈士陵园...徐登祥用自己的步子一个一个地量着,选了几张照片,描述了这些画,最后把它们剪了下来,并全身心地投入到每一个环节中。“这一套《宝山十景》我剪了半年。其中,民间艺术博览会是最难切割的,因为它有许多设计,落在剪纸上,差距很小。我研究单一样本已经很长时间了。”
十年前,徐登祥选择在友谊路社区文化中心开设一门免费课,让更多的社区居民了解剪纸艺术。街上37个居委会的剪纸爱好者一个接一个地来了。从临摹作品,学生逐渐发展到创作具有地域特色的作品。迄今为止,已有数百部作品在各大报纸上发表,许多作品被国际友人珍藏。为了让友谊剪纸艺术走得更远,传播得更久,徐登祥考虑编写纸质教材《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概论》和《剪纸实用手册》。“这是我手里的纯英语。外国人如果想自学剪纸,可以看一看。”许登祥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