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72字,读完约4分钟

据杨浦区介绍,在杨树浦港燕郊木桥东岸,几栋新粉刷的小楼矗立在河畔,住在燕郊木桥的迟家三兄弟正忙着接待前来探望的亲戚。几个月前,为了配合杨树浦港的应急救援工程,这里的居民整体搬走了,房子也由街道出资修缮。“我们现在住在一个360度的‘河景别墅’里,没有尽头。”池家小弟打趣道。

“危楼”华丽转身变“新房”

如果老房子不能忍受呢?

半年前,杨树浦港上港二厂至燕郊木桥最后80米处的防洪墙是城市内环内的最后一座土坝,汛期水位上升,严重威胁了两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消除防洪安全隐患,提高防洪墙的整体稳定性和抵御高潮位的能力迫在眉睫。

为了确保施工期间防洪墙的顺利施工和周边居民的安全,大乔街在与区建设交通委和区水务管理中心沟通后,开始安排土坝周围11户2号房的住户在施工期间临时迁出,并在其他地方寻找房屋进行过渡。施工完成后,他们的房屋将进行维修和加固,经检测单位检测安全后再搬回来。

“危楼”华丽转身变“新房”

然而,这样一个“短板”项目在实际操作中遇到了很多阻力。原来,这一段的防洪墙是十年前修建的。当时,民房在打桩过程中出现裂缝,处理不当,居民非常反对,导致防洪墙工程拖了十年。当我听说工程要重新开始时,居民们又开始担心了。“这房子从我母亲那一代起就一直住着,传给了我们的兄弟。我现在快60岁了。想想看,这样一座老房子能支撑到哪里?辗转反侧。”迟师兄告诉记者。

“危楼”华丽转身变“新房”

超过60年的老房子害怕被修理,但是它们必须被修理。前些年,雨季临近,只要连续下几次雨,水位上升,河水就会溢出,直接流到迟佳的前面,迟佳的三兄弟一年一度的耶稣受难节也就来了。“当亲戚朋友来到我们家时,他们一进入这里就开始把脚浸在水里。说水溢出金山也不过分。家里的墙裂了,你走路要小心。”如今的迟佳兄弟坐在几个月前从垃圾收集站改造而来的花坛上,向记者回忆起过去几十年里最熟悉的“危险房屋”环境。

“危楼”华丽转身变“新房”

挨家挨户解释项目重启

去年3月,区建设管理委员会、大乔街、区市政水务中心、沈心村居委会、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部分居民代表在大乔街会议室召开防汛墙建设会议,听取公众意见,了解居民需求,协商过渡期相关事宜。

根据上次会议总结的项目开发与居民日常生活的矛盾,从去年4月份开始,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就一直在走访居民,挨家挨户地为居民做思想工作,对施工可能带来的一些问题逐一向居民进行解释和承诺,让居民感受到决心和诚意。“居民白天要去上班,家里没有人。我们只能等到晚上他们回家做思想工作。居民们在心里抵制,我们吃了很多闭门羹,但最后我们没有白费力气,最后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沈心村民委员会的一名干部告诉记者。

“危楼”华丽转身变“新房”

与11个家庭的磋商持续了4个月。去年8月底,11户居民最终同意签署搬迁协议,滞留10年的防汛墙工程重新开工。

居民知道如何修理房子

施工前,街道首先安排居民选择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施工区域内两个门牌号的房屋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街道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进行协调,并在施工的各个节点进行实时监控,确保施工和房屋的安全。迟佳兄弟说:“这样,即使我们不在这里,我们也知道如何修理房子。”

“危楼”华丽转身变“新房”

去年9月底,防汛墙主体施工完成,后续房屋修缮工作也已跟进。10月12日,11户居民在街上召开了房屋修缮会议,根据检测结果确定了修缮方案。为了确保春节前有11名户外居民住进新房,施工队加班加点。今年1月29日,11户居民的房屋保质保量地交付给了居民。当天,居民们签署了房屋修缮交接表,房屋正式移交。“从房子外墙的正面到房子的地板,防盗门窗的更换,电线的重新连接,街道的方方面面都为我们考虑到了。”当池兄弟带记者参观他们的“新家”时,他们说。

“危楼”华丽转身变“新房”

虽然房屋已经移交,但街道的后续管理并没有停止。一些居民问街道是否有可能在空的房子旁边增加绿化以使它变得美丽。街道立即给出了一个计划。经居民修改后,施工队第二天进入现场进行绿化;空居民的家房间很小,没有晒衣服的平台,街道是空统一规划的地方,并且安装了晾衣杆供居民使用。

“危楼”华丽转身变“新房”

“在管理方面,我们也希望居民和我们一起参与管理,为社会各界的参与营造良好的氛围,进一步提升杨树浦港示范段的周边环境。”街道管理处的负责人告诉记者。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危楼”华丽转身变“新房”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70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