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83字,读完约3分钟
“n-ice2035未来生活原型街”由同济大学与四平路街道办事处联合建设,主题为“设计”。
未来的街区在2035年会是什么样子?人们的饮食、穿着、生活、使用和结社发生了什么变化?在杨浦区四平路1028弄“n-ice2035未来生活原型街”,第一批实验室最近落户并对外开放。
原型街共有8个实验室落户,包括以科技生产为特色的新材料实验室、法博中国数字系统工作室、大世界感知实验室、声音实验室、食品实验室、时尚实验室、办公实验室和零对一企业孵化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游客可以瞥见未来。
实验室的分布并不局限于2035年未来生活的原型街道。位于铁岭路和彰武路的时尚实验室(又称nocc-当代珠宝与新文化中心),展示高校珠宝研究成果,邀请社区居民体验珠宝创意设计。实验室开放制造实验室位于阜新路同济大学设计与创意学院对面。发明家聚集在这里为各种设备和模型工作,比如3d打印机、虚拟眼镜和智能汽车锁。
走进大厅,左边的第一个房间是新材料实验室,它的名字叫“联联”,意思是新设计、新材料和新制造这三个元素联系在一起。实验室中间的桌子上有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弯曲金属装置,这意味着创新的世界不受规则的约束。透明玻璃桌面下展示着由应时和泡沫塑料等不同材料制成的材料块。“联联”最初是一家设计公司。三年前,该公司转型为一家创新型公司。在谈到转型的原因时,创始人吴迪谈到了关键的一点。"中国不缺少优秀的设计师,但缺少创新者."经过一番探索,“联联”发现了新材料的市场和潜力,进而投资于线下素材库和新材料加速库的研究。
“但我们的创新并不意味着脱离现实的幻想,而是可以在您指尖付诸实验的未来。”吴迪介绍说:“我们的目标是将材料、设计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更好地将新材料运用到生活中,让观众能够亲身感受到用高科技材料完成的设计。”例如,以大理石命名的超薄大理石首饰、运动材质的懒人沙发和自冷却新材料都是可以立即带回家的未来体验。吴迪说:“我希望生产出更多真正服务于人民生活的新鲜产品。”
人们以食物为重。未来食品会有什么创新?在《原型街》中,包子店“赶集”的创始人童启华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和态度。“中国食品的宽度在食品领域是世界领先的,但由于食品与人的距离太远,人们对食品一直深感不安。”他说,食品实验室正在努力缩短距离,让人们了解食品的本质,从而实现真正的继承和创新。
除了饮食,未来的办公系统是什么?在“办公室实验室”中,我们将探索可变办公室模块,如“变形金刚”。办公区内的空房间可根据业主的需要随时划分;员工坐了很长时间后,桌子也可以“站起来”和员工一起“休息”...
未来的餐饮、未来的办公室、未来的娱乐、未来的机器人、未来的旅行...经过参观和体验,鞍山五村居民何女士非常惊讶。“未来天马空的幻想可以在她自己的社区门口看到和感受到。太不可思议了。”
据了解,“n-ice2035未来生活原型生活街”是由同济大学和四平路街道共同建设的。组织者说:“我们还会不时邀请社区居民来参观,体验实验室的新创意,提出想法。也许他们的想法能给科技工作者带来参考价值,甚至出现在实验室的新作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