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24字,读完约1分钟
一家大型企业成功开发了新型汽车胶黏剂,一个基于同济大学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团队,两个看似不相关的企业通过合作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化学效应”——后者开发的机器人解决了前者应用过程中人工成本过高的问题,最终这项新技术可以在全球汽车行业推广。
小企业和大企业需要市场和资源,而另一个需要创新和技术。合作的关键在于找到精确对接的匹配点。近日,杨浦搭建了“大企业创新平台”,为面向上海和长三角地区的大企业和初创企业搭建了一座多维度的业务对接桥梁,更多“不可思议”的合作机会将在这里诞生。
大型企业也有“成长的烦恼”?
三年前,德国西门子公司在洋浦实施了智能建筑项目,但在实施过程中,发现智能建筑的建设需要许多创新技术,而西门子公司本身并没有一些项目。如果公司独自经营R&D,项目的完工时间将会延长且无法控制,因此迫切需要在市场上寻找技术。
从电源插座到照明控制,从建筑数据挖掘到智能分析,杨浦区科委已经用上述技术在整个地区为西门子“扫荡”了小企业,解决了迫切的需求。“从那时起,我们就有了一个想法,要在大企业和小企业之间建立一个创新的对接平台,这样他们就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进行化学反应。”杨浦区科委主任王志军告诉记者。
杨浦有7800多家创业企业。中小企业缺乏平台、订单和市场,但对于似乎一无所有的大企业来说,它们的“成长之痛”是什么?
“许多大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会成为相对稳定的载体,缺乏创新的动力。此时,一旦颠覆性创新技术出现在市场上,对大型企业来说将是一个致命的挑战。”创新空间负责人王表示,大型企业内部流程复杂,一次性创新投资成本高。此时,有必要与中小企业合作,不断发现新技术和市场发展方向。
在汽车行业,汽车中的技术模块通常由第三方技术公司完成。王告诉记者,宝马去年向他们提出了智能汽车系统的技术要求,创新空间从近期的投资案例中选择了10个高质量的项目与之匹配。最后,一家从事导航和车载互联系统的初创公司成功加入了宝马的供应商系统。
对于初创企业来说,这种合作让他们能够迅速找到拓展业务的入口,而对于宝马来说,让专业人士做专业的事情也降低了创新的风险。宝马(bmw)中国区负责人赖胜表示:“中国有很多初创企业。我们如何找到“合适的”企业来连接?我们需要像innospace这样的孵化器来帮助联系、筛选和转化我们对初创企业的需求。”
连接大与小,完善“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杨浦的“大企业创新平台”虽然刚刚建立,但已经筹备了一年半,致力于大企业的积累和合作平台的开放。与平台合作的40多家大型企业包括宝马、迅达、戴尔、中海油、阿里巴巴云等知名企业,其中近一半是外资企业。
创新平台的日常运作由创新空间主导,创新空间是一个已经深入培育杨浦6年的孵化器。它与上海五角场双创学院(一个双功能平台)和杨浦区中创空促进会(聚集了孵化器组织的91个成员单位)合作,共同支持大、小企业在这个平台上合作对接。
合作方式也是多样化的。大型企业可以通过平台寻求符合企业发展方向的创新项目,降低内部创新风险,也可以将企业的创新项目放入专业孵化器进行孵化,孵化器和企业将共同展示创新技术的可行性和发展前景。小企业可以通过平台获得大企业的订单,或者使用大企业的R&D平台设备和实验室来降低创新成本。
热带雨林的“草”和“灌木”为创新和创业需要“参天大树”。王志军指出,创新是多元化的,洋浦未来应该引进更多有影响力的大企业资源,实现大企业与小企业的双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