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38字,读完约2分钟

沿着海州路走到桂阳路,然后一直走到杨树浦路,这是黄每天走路去上班的唯一一条路。杨树浦路2866号,原17号国家棉纺厂,现已成为上海国际时装中心。

1953年,黄被授予第一批全国劳动模范和上海第十七棉纺厂唯一一名。1958年,著名导演谢晋根据他的事迹拍了一部电影。从14岁入厂到1986年退休,黄在第17棉纺厂工作了42年,见证了长江工业带杨树浦路的历史变迁。

"过去,杨树浦路是一片繁华景象."黄说,长江沿岸有很多大型工厂,每天24小时运转。一个工厂有成千上万的员工,交通非常拥挤,所以上班的时候公交车进不去,周围小商店的生意也很红火。20世纪30年代以来,杨树浦聚集了纺织、造船、造纸等各类工业企业300多家,被誉为“现代上海工业的摇篮”。

全国劳模见证工业带变迁:"纺织车"重现江边廊道 嗡嗡声已去但记忆犹在

黄所在的第二纺纱厂临江而建。每天,棉花进进出出,纱布都由黄浦江运送。“我每次看到一艘有‘篷’的船来来往往,就好像看到我们纺的纱布被运到各地,全国人民都穿着。”后来,国棉十七厂的全厂迁到江苏大丰。“开始的时候我很难过,但后来我想了想,明白了如果这个城市想发展,就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了。”

全国劳模见证工业带变迁:"纺织车"重现江边廊道 嗡嗡声已去但记忆犹在

2006年,第十七国家棉纺厂改造方案最终确定,由法国著名建筑师夏邦杰牵头设计。2009年下半年开工建设,老厂改造成上海国际时装中心,纺织的味道被时尚所取代。历史资源的充分保留使这一转变充满了文化精神,法国风格使这一创意公园充满了浪漫,数百米的海岸线使进入公园的人有更多的体验。

全国劳模见证工业带变迁:"纺织车"重现江边廊道 嗡嗡声已去但记忆犹在

在黄的记忆中,昔日的滨江地带是无法逾越的。“工厂彼此分离,工厂与外界隔绝。从来没有人走过这条河。”今年7月,随着杨浦大桥以西至秦皇岛路码头的2.8公里沿江岸线,南岸的工业遗存被一个个保存下来,并注入了新的内涵。这些景观带将逐步向公众开放。

全国劳模见证工业带变迁:"纺织车"重现江边廊道 嗡嗡声已去但记忆犹在

"今天的滨河不同,像一个风景点."黄经常和老同事回到老厂,在黄浦江边拍照。在河边的走廊上,有一个模仿纺织车建造的“纱线工厂画廊”模型。从坡道穿过画廊就像回到了纺织机器嗡嗡作响的时代。当“纺织车”还在的时候,纺织的记忆不会消失。

全国劳模见证工业带变迁:"纺织车"重现江边廊道 嗡嗡声已去但记忆犹在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全国劳模见证工业带变迁:"纺织车"重现江边廊道 嗡嗡声已去但记忆犹在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68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