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43字,读完约2分钟
人脸识别高清探头,人体红外感应计数提醒,二维码开门,指纹进入车库...如今,这些先进技术已经遍布杨浦区孔江路的每一个街区,成为“千里眼”和“千里眼”。近日,“城市精细化管理(社区智能化管理)论坛”在崆江路街道召开。8000多个传感器就像神经元一样,形成了一个聪明而敏感的“群体大脑”。到今年年底,传感器的数量将增加到2万个,覆盖所有25个居委会和61个社区。
8000多个传感器组成了一个智能而敏感的“社区大脑”。钟楠照片
杨浦区是上海建设无线新城的示范区,而作为杨浦区物联网“社区大脑”建设试点的崆江路街道,率先探索了基于中国广电网络的新型物联网应用,并于日前完成了一期建设。结合街道的网格管理以及公共安全、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需求,已经部署了8000多个传感器和20多个应用程序。
这些传感器及应用包括:出入社区的“四件套”(人脸识别高清探头、人体红外感应计数提醒、机动车出入控制、共用自行车围栏)、进入走廊的“三件套”(门磁监控、二维码开启、电子巡更)、进入家庭的“4+套”(远程抄表、燃气泄漏报警、饮用水检测、独居老人生活检测等)。目前,街道公共电梯、餐饮场所和公共厕所仍安装有多个检测传感器,到年底总数将达到2万个。
“社区大脑”位于崆江路街道综合城市网格化管理中心。钟楠照片
“社区脑”位于松花江路1150号孔江路街道网格中心。由36个屏幕组成的巨大展示墙也是一幅三维社区地图。超过8000个传感器在第一时间向网格中心清晰地反映了社区动态:每个住宅建筑都标有蓝色或红色的大门。蓝色表示已经关闭。一旦红灯亮,信息会立即传送到居委会;覆盖不同地方的4000个烟雾传感器,一旦发生火灾,可以及时发现并发出警报;旧电梯配有“心电监护仪”,一旦发生故障,会自动报警;无人值守的电动汽车棚内有智能防火装置。一旦公共充电桩“感觉”过热,它会自动切断电源...
依靠高科技的“千里眼”和“千里眼”,一批公共安全问题或社区慢性病得到有效治理。通过在重点隐患点安装无线探头和门到门监控,街道和公安部门整治了34家黄色发廊和小型足浴店;四家店铺的占领行为得到了纠正。此外,通过多部门联合执法,仅在几天内就调查了30多起交通违规和2起垃圾倾倒案件;通过“明厨明灶”的监管,五家酒店已经整改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