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86字,读完约5分钟
这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开展调查研究的重要指示的一项重大举措。大规模的研究活动正在全市全面展开。今天,边肖将向您展示杨浦区的三件大型研究“文物”。
为进一步推进“不要忘记你的首创精神,牢记使命,做新时代的先锋和先锋”大调查,杨浦着眼基层一线群众的感受,继承一线优良作风,大力监督和推动大调查,着力优化社区党建服务中心的功能,不断深化“一线工作方法”,为大调查的开展铺平道路,确保大调查的推进,为大调查取得实效奠定基础。
工件1:
一张“每个人都能理解”的大型调查地图
大规模的研究能否实现发现问题的全覆盖和问题的有效识别,关键是要使研究对象和党员群众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使“基础图明”有序推进,并积极监督“了解一幅图”。
为此,杨浦区委组织部充分发挥区域党建联盟分支机构——社区党建服务中心在日常生活中联系各方的优势,明确要求各街道镇的社区党建服务中心结合健全资源清单,完善党建地图,突出“两个清晰易懂”,开始绘制各街道镇的大型调查地图。
一张图片清楚地显示了大型研究的对象有多少以及在哪里。要搞清楚大调查图,就要把区域划分清楚,做好标记,把数据列出来,这样才能实现居民区党总支、邻近党建区、园区党建组织、区域党建联盟单位、居民人数、党支部和党员人数的清晰分布。
一幅图片清楚地显示了大规模研究的推广是否广泛。即根据大规模调研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周的调研数据,在地图上用旗帜标出调研覆盖范围和发现解决的问题数量,使调研对象和党员群众能够清楚及时地掌握调研进展情况,确保大规模调研的每一步都做到“干部清楚,群众知道”。
工件2:
大型调查中的社会状况和公众意见分析报告
这一“一线工作法”制度已经由社区党建服务中心实施了八年。在这次大规模调查中,杨浦区委着力优化举报制度,明确要求区、社区党建服务中心以大规模调查为重点,做好全区和全镇的社会状况和舆情分析判断工作,并定期向区大规模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和镇大规模调查专题班报告,以供参考。 并根据本月大规模调查的实际结果,及时对下个月的大规模调查推广计划做出调整安排,引导研究对象把握节奏,调整方法,取得有序、有效、有力的进展。 同时,坚持两个任务,努力减轻负担,提高社区党建服务中心的能力,提高月度社会状况和舆情分析判断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采集口已经从“电脑”发展到“手机”。区委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优化“一线工作法”信息平台,开始开发信息平台应用客户端,方便研究对象跟读笔记,提高信息采集的及时性和广泛性;细化问题分类,开发信息平台的“一键式分类”功能,提高信息梳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减轻社区党建服务中心问题梳理任务的压力,真正从舆情信息的“二传手”转变为社会形势判断的“帮手”。同时,继续在社区党建服务中心设立建议收集箱,方便不习惯使用手机微信的人反映问题。
团队管理已经从“一岗沟通”转变为“多岗沟通”。区委组织部指导各社区党建服务中心结合社会情况和公众意见的分析判断报告,努力落实“多岗位沟通”的管理机制,做好“一人多岗、一岗多责”的工作,在日常工作中提升员工个人。拓展“服务面”,成为“多面手”,既要了解党的情况,又要了解人民群众的感受,才能做好社会状况和民意的分析判断工作,为基层党的能力建设把握基础,提供坚实的基础。
工件3:
大型研究秘书教学团队
杨浦区委组织部指示各社区党建服务中心成立大规模的调查、教学和督导小组,并优化文秘工作室的功能。这个小组的组长是小区的老书记,他是社区党建服务中心秘书工作室的教学小组成员。
让老书记带着年轻干部去“测量”社区的上线和下线。明确参加调查的各单位年轻干部应向社区党建服务中心报告;各社区党建服务中心要及时将年轻干部纳入秘书工作室老秘书团队的教学范畴,让老秘书和年轻干部能够签订教学协议,形成师徒结对,在线和线下走访数千人。线下,老书记每周带领年轻干部开展一次团体式联系服务群众活动;在线路上,老书记牵线搭桥,让年轻干部“走进”党建服务站微信群和居民区群众活动小组微信群,实现线上线下结合,拓宽渠道,凝聚民意。
让老书记带领代表团沿着大研究足迹再访。区委组织部按照市委党建服务中心的要求,指导各社区党建服务中心优化秘书工作室团队,不断充实以优秀住宅小区秘书为组长、专职党群工作者和常驻单位党员志愿者的工作团队;每两周安排小组分组,沿着大研究地图上显示的各单位的研究足迹参观,开展群众的“三问”:询问一线作风、询问民生、询问解决问题的成效。相关信息由区党建服务中心收集后上报区委大调研领导小组办公室,并责成各单位根据群众感受及时调整大调研的推广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