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958字,读完约10分钟
如果时间追溯到一百年前,这也是一群“90后”——李,,生于1890年;陈望道,1891年;申,,1892;袁振英,1894;叶天地,1898;余秀松、石存同,1899;金嘉峰,1901 …
像今天的年轻人一样,他们展望未来,追求美丽。然而,由于出生在乱世,他们肩负起了更多的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最终在上海渔阳巷6号的两层石库门大楼里,他们的信仰启航了。
描述:照片由《新民晚报》记者张龙在共青团的诞生地榆阳拍摄(下同)
正是在这里,1920年8月22日,这八位当时平均年龄为24.5岁的青年人发起成立了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不久该团的中央机关正式成立。1961年,国务院将李雨阳原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六团旧址列为首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由李雨阳1-5号修缮扩建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正式开放,讲述了“90后”追寻真理的故事。
八个青年发起成立了共产主义青年团
20世纪初,中国的土地正受到不断变化的世界形势的猛烈冲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遭受的不平等待遇和俄罗斯十月革命的胜利反复影响着每一个决心为国家服务的年轻人。
其中,有几个名字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描述:榆阳的共青团旗帜
1919年,北京学生掀起了五四爱国反帝运动的高潮,也激起了浙江第一师范学生余秀松的战斗热情。他和他的同学从杭州动员了3000名学生来支持北京。他和同学宣中华创办了《双十》半月刊(后改为《浙江新浪潮》)。然而,不久,这份刊物因发表石存同的文章《孝道》而被反动当局查封,总编辑余秀松和总编辑石存同被迫离开杭州去北京参加勤工俭学互助小组。然而,余秀松很快意识到,当前的社会并没有彻底改革,勤工俭学互助只是空思想中的一个乌托邦。1920年,他南下上海,在陈独秀、、沈、的支持下,来到虹口区厚生铁厂工作,实践了“破除知识阶级观念”、“投身劳动”的诺言。
1918年,出生于书香门第的湖北青年李从日本回国。受新思潮的影响,他认为在当时中国的黑暗环境中,不可能通过研究工商业来丰富强兵。他放弃了当工程师的想法,与此同时,对社会革命的渴望在他心中萌发。他来到上海的一所中学教书,通过不同的渠道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他在《新青年》和《民国日报》等报纸上发表了大约90篇翻译和文章,向更多的人宣传马克思主义。
描述:来自榆阳的先进青年
1920年2月,浙江师范大学第一中学的语文老师陈望道带着刚刚翻译成日文的《共产党宣言》和《上海周报》编辑部的邀请函,离开家乡来到上海。然而,在他把手稿交给李、、陈独秀整理后不久,《周评论》就因其进步倾向而被当局关闭。这时,陈独秀遭到北洋军阀政府的搜捕,离开北京前往上海,并将一手创办的《新青年》杂志编辑部迁至上海。陈独秀邀请陈望道担任《新青年》的编辑。这时,共产国际的代表魏金基也偷偷地来到了上海。他住在法租界乔佛里大街716号。为了避免引起特务的注意,他们选择了戴在的公馆六号,接见并邀请上海共产党人聚在一起,准备在上海建立早期共产主义组织。
在暴风雨来临之际,一个又一个年轻人在上海相遇。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发起人陈独秀和李大钊十分重视中国青年运动的发展和青年预备党员的培养选拔。他们建议尽快成立社会主义青年团,作为党的助手,最年轻的成员余秀松负责组织和主持团的工作。
描述:榆阳壁画
1920年8月22日,中国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在上海市乔佛里大街李雨阳六号正式成立,俞秀松任第一书记。余秀松的《社会主义青年团章程》明确规定,共青团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科学理论,实现自由平等,以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和宣传社会主义为目标。
建立一个“外语协会”来报道革命活动
走进渔阳巷6号一楼,参观者会看到一间普通教室的样子。1920年9月,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时,为了促进团结,培养进步青年,准备派青年到俄罗斯学习,这里成立了“外语社”,以开放学校的形式报道革命活动。
描述:“外语学会”场景再现
在1920年9月30日出版的《民国日报》上,有一则招聘外语学会学生的广告。“该协会计划开设英语、法语、德语、俄语和日语班,现在已经开设了英语、俄语和日语三个班。除了星期天,每节课每天教一小时。语法读本由中国人教授,发音对话由外国人教授。除了英语,所有的课都是从一开始就教的。每个选择学习一门课程的人每月将获得2元的学费。白天马上就要上课了,地方不多。有兴趣学习外语的朋友请向我们的俱乐部报名,地址是法国乔佛里大街新洋里6号。这个白色的。”
刊登这则广告的人是杨明斋。戴搬走后,他是渔阳巷6号的新承租人。从1901年起,他从中国移居到苏联谋生,并被选为中国工人的代表。十月革命前,他加入了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1920年,以魏金斯基为代表的共产国际工作组来华,杨明斋担任翻译和协调员,参与了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成立。当时,陈独秀、李大钊等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认为,要学习苏联的革命理论和经验,首先要培养一批懂俄语的干部。因此,外语学会应运而生,为培养党的干部和输送有志青年到俄罗斯学习做准备。
在外国语学院,大部分教师都是上海早期党组织的成员:李教法语,袁振英教英语。李达教日语,俄语课由校长杨明斋和魏金生的妻子库兹涅佐娃教授。学生人数增加后,王元玲被聘为教师。学生主要学习俄语和马克思主义著作,为去苏俄做准备。
在今天的李雨阳六号,仍然有当时的场景:一楼的厢房里摆放着长凳和书桌,挂着黑板。在那些日子里,50多人不得不挤在10平方米的教室里。上课后,这座曾经优雅的两层楼消失了。在二楼,东边的阁楼是余秀松的卧室,西边的阁楼是杨明斋的卧室,有一张床、一把椅子和一张桌子。根本没有“主要”风格。在厢房和客房之间,设置了棕色张力和铺板。学生多的时候,床不够,所以地板是铺好的。所有这一切,除了“碾压蚯蚓”的噪音外,都充满了年轻人用自己的力量改变现实的渴望。
描述:余秀松的卧室
那时,大多数学生生活非常艰苦,他们每月的生活费只有五元左右。有时五个人只为四个人提供食物,把一个人的食物留着做其他用途。杨明斋还在这里设立了中俄通讯社,专门刊登各国十月革命的手稿。中俄通讯社的文章主要发送给《民国日报》进行发送、接收、撰写和校对。用今天的话说,这个特殊的学校是当时进步思想的孵化器。课后,青年学生积极参加革命实践,到工厂调查、写作和分发,有些还参加油印、运输和分发革命传单。1920年,上海首次庆祝国际劳动节的筹备活动。1921年,3月8日妇女节的纪念活动和国际劳动节的筹备会议在这里举行。
在这些学生中,刘少奇是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的首批成员之一。来自其他地方的年轻人情不自禁地来到上海,但刘少奇很少上街,专注于学习和工作。早上,他在课堂上学习俄语,下午和大家一起参加社交活动。除了劳动大游行之外,他还读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书,如《共产党宣言》和关于我国革命的思想。刘少奇在榆阳学习生活八个月后,经上海早期共产党组织介绍,启程前往俄罗斯,后赴莫斯科东方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学习,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萧、、任、、、谢、、梁柏泰、李、……与一样,1921年春,30多名学生分三批赴莫斯科东方大学深造。
描述:榆阳的雕塑是左边的任,右边的
将当代年轻人引入榆阳
李雨阳六号生动活泼的学习场面持续了一段时间,这里的革命活动引起了租界当局的注意。1921年4月29日,法租界巡逻房搜查了李雨阳六号。5月,共青团暂时停止了活动。
我们已经37年没有再挂外语学会的名牌了。1957年底,完成了相关居民楼的搬迁,并完成了房屋的修复和修缮。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李雨阳成为了子孙后代的精神家园。
2004年,共青团中央和上海市委对渔阳巷进行了全面改造和扩建,并为旧址建立了纪念馆。在序言大厅,巨大的30米长的铜板壁画真实地再现了中国青年运动在过去90年蓬勃发展的辉煌历程,一面巨大的团旗成为中学生宣誓入团和青年重温入团宣言的场所;共青团中央旧址的历史展厅主要反映了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于1922年召开的共青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历史,展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力量。
描述:许多党员参观了渔阳巷
在展厅里,一面贴了n次彩色贴纸的墙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我很高兴在这里带领我们的小鹰队,下次我还会再来。”“追求梦想,改变未来”“非功利,非声望,为中国的崛起而学习”…或温柔或感性的笔触表达了当代青少年的内心感受。在N次墙的旁边,有一些小工艺品,比如纸艺的团旗和橡皮泥的卡通图案。策展人王娟介绍说,为了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进入那段历史,近年来,除了公开号码传播红色精神外,李雨阳团中央纪念馆还设计了一系列生动活泼的活动来吸引年轻人的参与。从2015年开始,纪念馆将红色主题与非遗产传统相结合,每月举办一次手工亲子活动;纪念馆编制了从渔阳巷开始的一公里红色地图,涉及周围20多个红色景点,一经推出就受到各街道和学校的欢迎;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把《渔阳》里的故事编成课件,去上海的每一所中学讲授集体历史,并参加集体课。用90后评论员时英杰的话来说,为了让学生感受到“信仰的味道”,他们也会引导学生去关注。历史书上的人物只有在他们为信仰而流血的时候才是他们自己的时代。
描述:榆阳亲子活动墙
令感慨的是,今年夏天,纪念馆和黄浦区文化中心推出了原创情景喜剧《追寻》,以宣传中国革命的代表人物为剧本素材,包括《余秀松:从渔阳走出来的勇士》等12个节目。演出持续了3个月,连续11场演出,几乎都是满座。在舞台上,除了专业演员,他们中的许多人只是旧址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并没有“大咖啡”。然而,许多年轻人在看完表演后冲到后台,要求与演员合影。“历史不是支离破碎的。我们要立足于渔阳,走出渔阳,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城市的温度和传承的力量。”王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