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96字,读完约4分钟
在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不仅有认知信息的传递,还有情感信息的交流。在学校教育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有什么意义?教师如何看待学生的学习情绪?如何提高学校教师的素质?
近日,市、区教育系统的领导和专家、新建优质学校集群发展的领导、新建优质集群发展学校的校长在上海新建优质工程学校“关注学生学习情绪”的集群展暨师资建设交流活动中,围绕这一主题交流了经验,分享了心得。
“教育是一种用情感唤起情感的活动”[S2/]
平凉路三小学校长郑晓燕说:“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是关键。”基于这一目标,学校“先学习”,先后确定了一系列围绕“学习情感”研究的课题,如“获得积极的主体情感:课堂结构变化研究”和“小学生学习情感评价的实践研究”;和“应用研究”,在高、中年级的基础学科中开展学习情绪观察和判断活动,使该学科的研究真正在学校教学活动中付诸实践。
经过初步调查和实践,学校在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课堂是学习情感最直接的表达,也是教师直接接触学生学习情感的地方。郑晓燕介绍,学校组织了“学生学习情绪课堂观察”活动。通过课堂教学情感观察和讨论,分析了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积极主体情感习得的关键因素,帮助教师改进教学环节,优化学习效果。同时,成立教师课堂教学情绪观察小组,详细记录有利于或不利于学生积极主体情绪习得的教师话语、行为和教学方法,形成结果报告,反馈给教师及时反思和总结。
根据不同的学科和不同的教学环节,学校还设计了多种增强学生学习情绪的指导策略,并延伸到各个学科的教师进行实践验证,不断调整、提炼和完善教师的课堂行为策略,提高教师的能力,使课堂真正成为孩子们喜欢和成长的地方。
在交流会上,上海市夏朗中学校长张思恒、常征中心小学校长单颖颖也围绕“锻炼教师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学习情感”和“兴趣与教育相结合”等主题,与来宾们分享了提高学生学习情感的做法和经验;来自平山新品质集群四个成员学校的代表举办了主题为“培养积极的学习情绪,携手共进”的微型论坛活动。
“教育是一种用情感唤起情感的活动。知识的传播、技能的培养、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都离不开情感交流和认同。尽管各种课程改革风起云涌,但学习始终是学生的核心使命,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偏好是决定其学习成效的关键因素。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希望所有新建的优质学校能借此机会开展交流活动,多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进一步推动“家有所好”的建设。
促进区域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s2/]
据了解,2011年,上海市教委启动了新建优质学校推广项目,挖掘国内普通公立学校优质发展的成功经验,展示辐射和推广效果。2016年,市教委进一步提出“不依靠学生,依靠教师;依靠创新而不是政策;不要依靠负担,要依靠科学”。
“近年来,我们越来越感到,普通学校就在普通人的门口,如果他们仅仅依靠成绩和分数来实现学校的发展,道路就会越来越窄,导致学生受苦,教师承受压力,学校失去发展的动力。”朱平说,在这样的背景下,“三不依赖”原则为发展新型优质工程学校指明了方向和重点。
为响应市教委的号召,杨浦区将发展新型优质学校集群列为区县教育综合改革的重点推进项目,并成为“门前办好学校”的主要举措之一。自2012年以来,以“促进创新、团结卓越、提高质量”为主旨,制定了实施方案,启动了新的优质学校工程。项目学校共同探索,共同推进,为发展新型优质学校奠定坚实基础。
2016年,根据《上海市新型优质学校集群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围绕杨浦区基础教育创新实验区建设目标,区教育局继续加强新型优质学校的区域推广和辐射力度,进一步拓展教育优质资源,组建包括26所项目学校在内的五个集群,努力实现“让普通学校进入关注领域,让个体优势形成群体优势”的价值追求。
近年来,在“区域联动、优势引领、自主发展、全面推进”的基本战略下,杨浦区教育系统致力于形成对“新素质教育”的认识。通过提炼新型优质工程学校的特点和经验,发挥其辐射效应,积极深化区域“新型优质教育”的内涵,开展了一系列新型优质工程学校师资建设的集群展示和交流活动,促进区域义务教育从点到面的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