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77字,读完约3分钟
近年来,江浦路街道以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为重点,不断创新社区治理之路,形成了社区社会组织协会、社区基金会和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三驾马车”齐头并进的格局。其中,该市第一个社区公共福利基金会成立于2015年,旨在开展各种公共福利项目,如青少年健康成长、支持困难家庭和照顾老年人。自成立以来,共联合组织了21个社会组织,开展了305次各种活动。
日前,2019杨浦区社会组织轮岗峰会在江浦路街道召开。各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代表、江浦区社会组织优秀代表、居民区书记、主任、居民自治骨干、“普丰家园”家庭委员会成员齐聚一堂交流共享,共同推动社会组织进一步参与社区治理。
辽源花园“一脉三园”美好家园建设,宝坻东园8号楼好邻居客厅,双辽路200弄11-15弄好邻居...自2015年起,上海蚂蚁社区建设与发展中心(以下简称“蚂蚁社区建设”)持续承办或参与江浦区美丽家园、美丽街等城市更新和社区改造项目。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空城市空间与生态规划研究中心主任、副主任、高级工程师卢永峰在交流演讲中说,“蚂蚁社区创造”的目标是设计驱动社区治理创新的社会组织,
作为一个善于规划和设计的社会组织,如何参与创新的社会治理?结合江浦“蚁族社区建设”的实践和路径探索,卢永峰认为,社区更新应逐步实现从简单的空房和功能改造到综合社区建设。“在社区规划主导的机制下,社区公共空室应一次性更新。如宝坻东园8号楼睦邻客厅建设初期,居民自筹资金,建立了相应的机制,促进了居民参与解决自身问题。”
在基层,居委会经常与社会组织合作治理社区。五环小区党支部书记俞静总结合作经验,将社会组织比作“智库”。“经过社区治理,过去依靠街道和居委会的固有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根据不同的问题,居住区会同具有专业优势的社会组织,带领居民一起讨论分析,寻找解决方案。不仅如此,通过向社会组织学习,我们发现,如果社区治理要作为一个项目来运作,居委会干部必须认真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学会将居委会的日常工作与项目活动相结合,学会在“真实”的基础上进行。”
为了吸引更多优秀的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创新治理,会上发布了《江浦路街道社区治理创新地图》,辖区内的56个社会组织全部亮起来。今后,街道将进一步加强与各种社会组织的联系,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激发社会活力、优化社会服务、促进社会公平、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除了这56个民间和非企业社会组织之外,江浦的社会组织中还有100多个在街道和居民区注册的社区群众团体。如何组织这些力量?2011年,该街设立了“普丰之家”项目。今年,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提升了“普丰之家”平台功能:成立了由7名居民组成的“普丰之家委员会”,组建了家庭委员会。《家庭规则》规范社区群众小组开展日常活动;通过举办“蒲丰屋人才pk”,形成自我管理、自我表现、自主经营的新格局,激发居民热情,挖掘人才,凝聚人心...
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街道相关部门将积极实施“社区-社会组织”双向合作,继续探索“三驾马车”三方合作模式,结出更多治理成果,推动街道创新型社区治理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