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992字,读完约7分钟

清晨,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杨浦河畔迎来了第一批正在锻炼的人们。

曾几何时,对杨浦人来说,这条河边的海岸线是神秘而陌生的:这里的浪花曾经见证了民族工业的骄傲,但它也带来了超越高耸的城墙、破败的工厂和围墙工厂的沉重而艰难的区域改造步伐。

2017年,杨浦大桥以西2.8公里将竣工,今年9月下旬,杨浦大桥以东2.7公里将再次向公众开放。届时,沉睡了一百年的杨树浦电厂、杨树浦煤气厂、辅助电厂、肥皂厂、新一面等工业遗迹,将从历史的尘埃中走出来,成为一个全新的亲水性公共/房间/房间/房间/房间/房间/房间/房间/房间/房间/房间/房间/房间/房间/房间/房间/房间/房间/房间/房间/房间/房间/房间/房间/房间/房间/房间/房间/房间/房间/房间/房间/房间/房间/房间/房间/房间/房间/房间/房间,回归市民的生活。

杨浦滨江见证民族工业发展 开启转型之路

滔滔江水见证了杨浦百年工业、百年市政、百年大学的厚重历史,见证了上海东北角这片神奇的土地从辉煌的“工业杨浦”到充满活力的“知识杨浦”再到迷人的“创新杨浦”的转变。

一个有百年历史的工业城镇在痛苦中重生

许多人不知道洋浦的区名源于洋浦港,通过洋浦腹地流入黄浦江,滔滔江水孕育了中国现代工业文明。

新中国成立后,杨浦成为上海最大的工业区,也是中国重要的冶金、化工和轻工纺织制造基地。一群拥有10,000多名员工的知名大型工厂聚集在杨树浦路、龚俊路和大连路附近,这里白天人流和物流穿梭,晚上加班生产灯火通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洋浦的工业总产值占上海的1/4。诞生于此的中华牌香烟、上海牌手表、慧力牌运动鞋、凤凰牌自行车、永久牌自行车等一批上海知名产品,源源不断地销往全国各地,这些紧身产品成为上海制造业的代表和象征。

杨浦滨江见证民族工业发展 开启转型之路

但在20世纪90年代,杨浦走到了命运的十字路口。传统产业竞争力下降,作为大中型国有企业聚集区的洋浦危机逐渐显现。企业纷纷倒闭,下岗职工陷入困境。在过去的十年里,杨浦区的工业企业从高峰期的1200多家减少到200多家,工业工人从60万人减少到6万人左右,工业总产值占全市的比重从25%下降到只有3%。

杨浦滨江见证民族工业发展 开启转型之路

大杨浦,去哪里?经过一番思考,杨浦在2000年前后提出了“两个支持”的思想,即依托高校科研院所集中的优势和国有大中型企业在改革和调整中的优势,积极推进城市功能的战略性调整,拉开了杨浦转型发展的序幕。2003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做出了建设杨浦知识创新区的重大战略决策。以此为契机,洋浦吹响了从“工业洋浦”向“知识洋浦”进军的号角。

杨浦滨江见证民族工业发展 开启转型之路

十八大以来,杨浦双创步入快车道,“知识杨浦”逐渐转型为“创新杨浦”。2015年5月,上海市委、市政府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明确杨浦为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承载区,建设创新示范区。2016年5月,杨浦被国务院确定为中国首批双创新示范基地。至此,国家创新型城市、上海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高品质国际大都市中心和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成为杨浦发展的动力。

杨浦滨江见证民族工业发展 开启转型之路

摆脱锈迹斑斑的杨浦,迎来创新时代。

从数百万工人到数百万企业家

今年6月11日,“人工智能应用试验园”在长阳创谷正式揭牌,脑芯片和片上智能系统研发转化平台、埃森哲数字创新中心、百度(上海)创新中心等人工智能创新平台相继建成开放,数百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相继登陆。在过去,这是一个有百年历史的工厂建筑。

杨浦滨江见证民族工业发展 开启转型之路

2014年,建筑师走进这个有14年历史的中国纺织机械厂,旧工厂变成了一个充满绿色的先锋街区。在创新引擎的推动下,长阳创新谷年产值35亿元,平均每平方米产值6万元。

在杨浦,创业不仅是大型开发区的一盏不朽之灯,也是一个小型创业园的咖啡香。在800米的大学路上,40多家咖啡馆和餐馆被放置在露天的鲜花和木制酒吧里,学生和决策者在那里谈论项目和梦想。

工业遗迹一直是杨浦的重要资产。20世纪60年代,上海第二钢铁厂、富力服装厂等企业来到凤城巷建厂,随后工厂陆续撤出,留下了19家具有历史特色的工厂。如何改造这座古城?建设商业区是杨浦人的选择。近年来,杨浦推动了旧厂房的改造和利用,创造了一个全要素、便捷和开放的街巷系统。目前,杨浦已建成932万平方米的商业载体,拥有20个科技园和90间独具特色的中创空客房,形成了“西、中、东”协调发展的格局。

杨浦滨江见证民族工业发展 开启转型之路

这一转变给杨浦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杨浦的经济变得更轻:自2003年以来,杨浦第三产业的增加值逐年增长,从当年的66.7%增长到2018年的84.6%。区级财政收入从2002年的17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126.71亿元,在中心城市上海排名第一。

转型使洋浦站在更高的发展平台上。在五角场企业分布的热图上,国鼎路3号湾广场所在的区域变成了一个红点,这是五角场地区的一个高热创业中心,聚集了成千上万的企业。小五角场,创新集中度甚至可以媲美美国硅谷。

变革也把新企业和新人带到了历史舞台上。过去,杨浦有数百万工人。如今,杨浦有数百万充满奇思妙想的企业家。2018年,杨浦每万人发明专利数达到80项。

“反向增长”吸引了双重创造资源

晚上,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从海湾谷科技园区的一栋办公楼里走出来,企业家和白领可以不用离开园区就能听一场专业的交响乐音乐会。在创意世界里,一个特殊的音乐节也在黄昏时分拉开帷幕,中外大师乐队、民族、流行、古典和爵士乐队依次表演。

杨浦滨江见证民族工业发展 开启转型之路

夜晚,繁华依旧。刚下班的年轻人换上了跑鞋,去杨浦河畔参加了一场“热浪电动跑步”。他们在脸上涂上荧光色,从杨浦大桥跑到河边的渔人码头。河边一百年的铁锈地带瞬间变成了一条生机勃勃的发光带。

年轻人挥汗如雨,散发出无穷无尽的青春活力,新人开始登上杨浦舞台。人们哀叹,拥有百年工业、百年大学和百年市政的杨浦正在“逆向发展”。

越来越“年轻”的杨浦也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吸引着各行各业的人才来这里创新创业。

地区领导人充当“投资大使”,领导企业组织团体去美国斯坦福大学等大学招生和传教,反响如云。为什么海外人才愿意加入杨浦的“朋友圈”?“你看,一个地区如此重视人才,自然对来这里发展更有信心。”声音网络创始人赵斌发现,只要鼓励归国人员回国创业,在硅谷就能看到杨浦。

杨浦滨江见证民族工业发展 开启转型之路

仅仅依靠“官方宣传”来发展“朋友圈”是不够的。杨浦还有许多“民间投资大使”。最近,尤克德的总裁季昕华有了另一个身份。他是“上海独角兽花园”的秘书长,定期举办独角兽研讨会,旨在聚集行业内的领先企业,形成创新的协同效应。

杨浦滨江见证民族工业发展 开启转型之路

在杨浦众多的“朋友圈”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长三角双创示范基地联盟”。去年4月,来自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25个国家级双创新示范基地的代表首次齐聚杨浦,这也是长三角创新之友圈成立以来的首次“网友聚会”。今年,杨浦当选为“长三角双创新示范基地联盟”第一任理事单位,发布了“长三角双创新示范地图”。

杨浦滨江见证民族工业发展 开启转型之路

杨浦的“朋友圈”充满了国际风格。近年来,各种规模的创新创业竞赛和国际论坛在杨浦遍地开花。一个多月前,“2019未来大会”在杨浦拉开帷幕。包括世界“人工智能之父”、纽约市脑促进者和中国脑样生物科学家在内的20多名中外科学家聚集在杨浦。自2018年以来,一年一度的“杨浦创业之星”大赛一直被冠以“全球”一词。杨浦除了8个本地场馆外,还开发了硅谷、西雅图、温哥华、多伦多、瑞典等海外分场馆,并斥资2亿元在全球寻找“创业之星”。

杨浦滨江见证民族工业发展 开启转型之路

在双创引擎下,杨浦不断拓展视野,提升地位,在大格局中求大成就。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杨浦滨江见证民族工业发展 开启转型之路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64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