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65字,读完约3分钟

据杨浦区介绍,日前,文化旅游部办公厅发布通知,公布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的最新名单。

上海共有63个单位上榜,涉及55个“非遗产”代表性项目。其中,杨浦有两个决赛选手。让我们看看。

描述:杨浦的这两个非遗产项目

“上海港码头”非遗留项目

“上海港码头小号”是一首流传于上海的汉族民歌,由码头林立的黄浦江畔响起。码头号声不仅承载着劳动者顽强的生命力,也见证了上海港码头的历史变迁。

解放前后,周家嘴岛(解放后称为复兴岛)海上作业蓬勃发展,码头在此过程中诞生。

由于装卸对象和装卸环境不同,码头编号有多种类型;由于地方方言的不同发音,演唱歌曲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和风格的码头歌曲。其中,“苏北号子”和“湖北号子”是最具代表性和最受欢迎的。继承方式是一种自然继承的“劳动继承”。军号命令每个人统一步伐,协调行动,这是一种艺术劳动命令。它的节奏与劳动节奏完全一致,是所有民歌中与生产劳动实践关系最密切的。歌手都是男性,结合了“领”和“和”,声音区域宽广而响亮,还有许多高音区域,表现出阳刚之美。

杨浦两个项目入围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

2008年,杨浦区和浦东新区联合宣布上海港码头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2年,“上海港码头小号”演出团队在定海路街成立,先后改编录制了20首码头小号原曲。2014年,定海街被认定为杨浦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2018年5月,“上海港码头”继承人贾志虎,被认定为国家非遗传性继承人。

杨浦两个项目入围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

“免权”是非遗产项目

绵拳是汉拳的一种,它均匀、柔软、浑圆、连贯,刚柔相济。它的运动像棉花一样柔软,具有连续的形状和意义,而且它的运动在任何地方都是弯曲的。同时,力量存在于其中,伸展和下沉,获得力量是正义的,以英寸的力量和强大的实用性打击人。

杨浦两个项目入围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绵拳已经成为上海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武术拳种之一,其传承和推广范围已经从杨浦区扩展到浙江、江苏、山西、广东、新疆乃至海外。

江浦路社区是国家非遗项目渑泉的保护单位。借助视频录制、数字多媒体等现代技术,街道建立渑泉数据库,确定渑泉传承人,并在社区文化中心建立渑泉传承基地,为渑泉提供一个传承、交流、展示的平台。2008年,“上海兰桂坊绵拳武术俱乐部”正式成立。2009年,绵泉被批准为杨浦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1年,绵泉成功申请上海市非遗留项目。2012年,区文化局在杨浦区江浦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立了第一个非遗传遗传基地。2014年,绵泉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18年,第三代传人孙宏喜被中国文化旅游部认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绵泉”的传承人。

杨浦两个项目入围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

如今,绵泉在各地设立了许多分校和培训基地,上海昆明学校小学、齐齐哈尔路第一小学分校、许昌路第五小学、孔江私立中学、杨浦区师范学院附属中学都正式成为学习基地。甚至出国,在法国、德国和阿根廷都有弟子。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杨浦两个项目入围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63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