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90字,读完约4分钟
描述:智能返校系统收集学生日常信息、计划出行、返校出发、返校中转地点、实时位置信息等大数据。,全面判断学生的状况。在此基础上,帮助学校制定学生返校计划,考察学生返校和学生到校的行程,跟踪分析学生的轨迹,对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和预警。同济大学提供的图片
“我回来了!录取过程严格但非常顺利。我从来没有这么想你,虽然这次我回来和你说再见。”5月8日上午,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20名博士生赵在微信朋友圈里发布了这样一段话。
同一天,经过近四个月的努力,首批符合同济大学复学条件的毕业生回到了同济花园。久别归来后,老师们的关心问候和一系列严格而热心的防控措施让归来的学生感到温暖。
在同济四平路校区门口,一条专门为归国留学生开设的通道提前开通了。热烈的口号“欢迎学生回家”令人印象深刻。在辅导员和老师的指导下,每个学生首先出示学校智能返校系统下发的个人返校代码进行验证,并通过体温测试。随后,学校为其开通了校园一卡通。学生带着智能卡进入学校,洗手,工作人员给他们的随身行李消毒。学校医院在专用通道旁设立了观察区,对体温异常的学生进行复诊,并按照返校医疗急救流程进行分类。
顺利有序的返校工作背后是“硬核”技术的强力支持。该智能返校系统是由同济大学领导的上海独立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COVID-19肺炎疫情防控研究的ncp-gis团队开发的,历时三个多月。它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理论和技术的优势,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云技术等。开展全国各市县疫情大数据分析,收集学生日常信息、计划行程、返校出发、返校中转地点、实时位置信息等大数据。在此基础上,帮助学校制定学生返校计划,考察学生返校和学生到校的行程,跟踪分析学生的轨迹,对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和预警。该系统将为近4万名同济大学返校学生提供智能分析、过程决策和信息管理支持。
2020年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博士生吴悠和余思兰几乎是双脚着地来到了学校门口。在完成身份检查、体温测试和校园一卡通开通后,他们每个人都收到了一包同济爱心防疫包,里面有10个防护口罩、洗手消毒凝胶、快干手部消毒剂、酒精清洁棉毛巾、医用肥皂和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型冠状病毒防护手册(大学版)。后来,他们拖着行李箱直接去了学院的实验教学中心。吴悠的导师高少荣教授与两位博士生进行了亲切的交谈,并对他们即将到来的毕业答辩提出了一些建议。“我特别荣幸能第一个回到学校。回到学校后,我受到了老师们的热情接待和关心,我的心特别温暖!”余思然说道。
在学生公寓的入口处,学生宿舍的防疫流程图和红色海报“欢迎回家”在两边分开。提示“一人一卡一票”非常醒目。寄宿学校的工作人员再次对返校学生的随身行李进行了消毒。当天住宿的学生名单及相关信息已于前一天通知住宿管理人员。学生可以刷卡进入宿舍楼,通过温度测试,用真名登记后才能入住。离开宿舍楼,学生还必须刷校园一卡通。通过门禁管理系统,宿舍管理人员可以实时掌握学生在各宿舍楼的入住情况。
在入口处测量温度,保持一米的间隔线,朝一个方向进出,并在餐桌上放置一个十字隔板。同济大学各食堂严格执行各项规范化防控措施。为了欢迎学生返校,同济大学学院食品广场外安装了一个新的排水龙头,方便师生在吃饭前洗手。同一天,二楼的餐厅在学院美食广场开业,为老师和学生提供午餐和晚餐套餐,三个套餐分别为8元、12元和15元。为了减少人群的集中,每个食堂的用餐时间都被适当延长了。
从那天起,同济大学图书馆开始有限度地开放,开放时间暂定为周一至周五上午9: 00至下午4: 30。在有限开放期间,为了控制图书馆的人数,图书馆采用预约制度,学校师生可以通过“同济大学图书馆预约制度”预约当天和次日进入图书馆。图书馆将随时调整服务内容,随着疫情和师生返校的变化,逐步恢复正常开放。
当天,除四平路校区外,同济嘉定校区和湖北校区也迎来了毕业班的第一批归国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