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81字,读完约3分钟
停车棚东侧新安装的充电桩、大楼入口处设备齐全的微型消防站、全新的消防指示灯和逃生通道的应急照明设施...看到这些新的变化,住在南天同小区滨江楼的王觉得自己更踏实了。这种实用性源于虹口区四川北路街道制定的28项消防安全社区工作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据了解,该标准不仅涵盖了消防安全责任落实、日常巡查到位、重点区域交通畅通、消防设施完善等一系列具体任务,还明确了时间节点、工作主体、项目规范等要求,为深化消防安全社区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标准+机制”能够快速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建于1935年的河畔建筑,从高处俯瞰呈S形鸟瞰图,曾因其独特的设计而闻名。如今,建筑中那些“超前的”设施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近年来,居民发现生活越来越不方便。例如,乘坐电瓶车的居民数量增加了,而大楼没有足够的充电设施,所以一些居民直接将电线从楼上拉进停车棚。这种“方便地图”的举动已经把停车棚变成了受影响最严重的地区,那里的电线被不分青红皂白地拉着。此前,居委会已经做了沟通工作,张贴了消防安全海报,并进行了多次整改。然而,由于需求旺盛,“回潮”持续,收效甚微。
为了使这28项标准“落地”,南天通社区形成了由总党支部、居委会、行业委员会、物业公司和社区单位五个板块组成的联合工作会议机制。在“不打折”的基础上,小区党总支书记白念林第一次组织了一次联席会议,协调各方,明确责任,并向街道有关部门汇报,最终敲定了方案。不久,专业公司为大楼安装了7个充电桩。记者在改造后的停车棚里看到,每个充电桩可以同时给8节电池车充电,充电标准是4小时1元,安全可靠,不占用空房间。
“快速高效的协调沟通机制解决了困扰大家多年的消防安全隐患问题。”白娘子说道。最近,在所有人的努力下,滨江大厦走廊的物品堆放问题也解决了,两条“看不见”的安全通道又“值班”了。
[/s2/]精细化和规范化管理收紧了“安全线”[S2/]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白念琳对每次联席会议以及对大厦消防设施设备的检查都做了专门记录。最初,四川北路街道还根据标准建立了四个工作清单,即调查任务、安全隐患、整改工作、复查验收,并结合隐患排查、信息上报、应急响应等工作机制。,使社区消防安全工作更加精细化、科学化。
与细化相匹配的是居民自治的规范化。如今,由居委会工作人员、行业委员会成员和居民志愿者组成的“川北邻里之友”志愿者服务团队每天都要对大楼进行消防安全检查,以确保安全隐患被及早发现,整治问题不会死灰复燃。
督察亦会主动对独居老人、八十岁以上老人、重病及伤残人士进行“敲门行动”,以便及时了解家居的消防安全情况及个人身体状况。行业委员会主任孙家华告诉记者:“28条标准的实施,不仅使‘五节车厢’的工作内容更加清晰透明,而且有效避免了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
记者从四川北路街道了解到,到目前为止,南天同、伊山、四川、新乡等住宅小区已顺利通过验收,消防安全社区的建立率达到80%。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街道将在推进消防安全社区建设的同时,开展社区安全调查“百日行动”,做好消防防控工作,确保该地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