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28字,读完约5分钟

人脸识别屏幕、可以通过对话引导的机器人、平板电脑和可以自己使用的一体机都放在极简主义者的桌子上,整个空房间明亮而开放...这不是一个数字品牌产品体验店,而是本市第一个“智能税务服务大厅”。

“智能税务服务大厅”位于临平北路19号,占地面积300多平方米,提供一系列智能税务应用。纳税人不用找人就可以“聪明纳税”。因此,它开业没多久,就吸引了许多税务员来这里。

全面调查并针对棘手问题和困难

税务官员不知道的是,这个服务大厅是地区税务局“大调查”的结果。

自“大调查”启动以来,区税务局成立了7个调查组,由局领导小组牵头。截至2018年8月底,区税务局各部门共进行了2115次企业走访,其中部门领导走访117次,部门干部走访1095次,一般干部走访3042次,基本实现了调研课题的全覆盖。

虹口首个智慧办税服务厅启用

在“大调研”工作中,区税务局的工作人员除了现场解答企业税收政策的盲点和难点问题外,还带回了企业的相关税收建议,以进一步提升经营环境,激发市场活力,进行深入研究。

此外,区税务局还在纳税服务场所设立了大型调研意见箱,积极收集纳税人的意见和建议;设计专题问卷在大厅被拦截,2018年前三季度仅发放209份问卷,总结出23条改进意见;在“虹口税”微信公众账户上开设征求意见和建议专栏,开展网上查询,通过网上办税服务大厅向所有主管纳税人推送大规模调研问卷。

虹口首个智慧办税服务厅启用

区税务局通过广泛调查和详细总结,发现存在“纳税手续复杂、时间长”、“政策不明确、往返多次”、“咨询渠道单一、缺乏针对性的解答”、“自助办税服务终端数量少、运行时间长、排队耗时长”等问题。,占企业提出的问题的22%。

虹口首个智慧办税服务厅启用

本着“提高税收效率,增强企业满意度和收益感”的宗旨,区税务局决定成立“智能税务所”,并正式成立智能税务所项目组,成员为各部门的“精兵强将”。除了完成自己的职责,他们还会为项目团队做额外的工作。

“大大小小的研讨会和交流会议已经举行了几十次。我负责做会议记录。这种超过200页的笔记本使用了两本书,2018年有41分钟的会议。”项目组成员赵英秋说。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智能税务服务办公室于今年年初投入试运行,并于4月初正式开业。记者在现场看到,智能咨询、远程视频、涉税体检、虚拟体验、数据展示、自助税务、在线体验等七大功能区。

虹口首个智慧办税服务厅启用

逐一解决问题,开启智慧时代

在设立智能税务所的整个过程中,成员之间分工明确,相互配合,但也承认做这样的事情并不难,因为没有模板可参照,一切靠自己“摸着石头过河”。

例如,在智能税务服务大厅建立人脸识别数据库时,项目组遇到了很多困难。负责信息技术的王栋表示,由于一些数据涉及企业和个人信息,再加上系统管理的安全要求,如何提高安全水平是摆在他们面前的一个棘手问题。最后,区税务局主要负责人带领团队积极与市局沟通;项目组成员反复与技术提供商进行“头脑风暴”,在上级领导的指导下,系统功能得以安全实现……最终,人脸识别系统建成。现在,通过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和税务大数据,在纳税人进入服务大厅后,通过采集他们的人脸图像,他们可以自动将信息与“金税三期”系统的实名认证人员进行比较,准确识别纳税人的身份,同时推送有针对性的提醒,包括工作状态、未申报、欠税、管理警告等。,提醒纳税人及时办理涉税事宜。

虹口首个智慧办税服务厅启用

可以说,智能税务服务大厅的建设离不开区税务局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项目组的另一位成员冷雪说,这背后是所有虹口税务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和贡献。

吴思敏是税务大厅窗口的一名工作人员,主要负责“智能税务服务办公室项目组”中机器人的“教育”。机器人“小智”在服务大厅里会说话和指路,当它在工厂安装时,它是一个税务“门外汉”。结合在窗口接待纳税人的经验,吴思敏为“小治”设计了一个实用的税务“知识库”,并创作了一个易于纳税人接受的回应词。

虹口首个智慧办税服务厅启用

每当这个被大家称为吴思敏的“儿子”的机器人受到税务官员的称赞时,她总是说“功劳是每个人的。”吴思敏告诉记者,窗口工作人员基本上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当她投身于智能税务服务办公室的工作时,她依靠其他窗口工作人员来“展示”她的原创作品。“原来两个人的工作量不得不时不时地压在一个人身上,但我的同事们一点怨言也没有,让我安心地在智能税务服务大厅里做事。”

虹口首个智慧办税服务厅启用

如今,越来越多的纳税人享受到了智能税务所带来的便利。它的建立和开放是虹口纳税人越来越方便的一个缩影。对于区税务局的全体工作人员来说,“为纳税人努力就是为纳税人方便”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他们每天都在践行的一个信条。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虹口首个智慧办税服务厅启用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60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