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来源:摄影网络
根据上海市场监管局1月19日发布的《2019年上海食品安全报告(白皮书)》,96.9%的市民认为整体食品安全形势“非常安全”或“相对安全”,较去年同期上升3.7个百分点。这是上海市民食品安全满意度调查以来的最高评价年。
上海努力建设令人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市,公众支持率达到99.9%,比2018年上升0.4个百分点。
评价抽样检查合格率为14年来最高。
在过去的一年里,上海居民对食品安全的认可得到了许多成就的支持。
2019年,上海报告了3起集体食物中毒事件,65人(无死亡)。集体食物中毒报告发生率为0.27例/10万人,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这是自2006年以来报告的第二低集体食物中毒发生率,仅高于2018年(0.18例/10万人口)。
根据原因分析,2起集体食物中毒是由食品加工环节交叉污染引起的,1起是由携带细菌的员工加工的污染食品引起的。
集体食物中毒的持续低发生率是由于上海食品安全监管最严格。
2019年,上海共监督抽查各类食品样品147519份,合格率98.5%,同比增长0.1个百分点。快速检测138.8万次,同比增长0.58%,快速检测和筛查阳性率为0.5%,同比下降0.26%。
2019年,上海还对34个类别的16273种食品进行了抽样调查,总体评价抽样合格率为98.1%,同比增长0.3个百分点,为近14年来的最高水平。
2019年,上海共查处食品安全违法案件8177起,罚款13416.76万元。上海市公安局侦破194起食品安全犯罪,抓获495名犯罪嫌疑人。
食用农产品总消费量的80%依赖于“外援”
在食品安全总体形势继续保持有序、可控、稳定向好的趋势的同时,白皮书也没有回避一些值得关注的现象和隐患。
白皮书指出,近年来,上海对外对食用农产品供应的依赖有所增加。
2019年,全市食用农产品消费总量将达到2600万吨左右,其中80%将由其他省市供应,比2015年增长10个百分点。
近年来,房地产业主要食用农产品的供应呈现萎缩趋势,进一步加剧了上海食品供应对国外的依赖。
2019年,上海蔬菜产量为246.5万吨,比2015年下降22.97%。9万吨房地产水产品,比2015年下降40.4%;54万头猪的产量是近9年来的最低水平,比2014年的峰值下降了236.2万头。
同时,也有大量的食品是“进口”的。2019年,上海口岸进口食品23.5万批次,591.32万吨,分别比2015年增长62.07%和49.17%。
另一方面,上海食品销售业务的规模在过去九年里增长了60%。
截至2019年底,上海共有271807个有效食品生产、食品经营、特种食品、食品相关产品等许可证。其中,主要格式是食品销售的食品经营许可证多达159,703份,占总数的58.76%。
这种越来越依赖外援、流通环节越来越多的食品消费和产业结构,使上海成为名副其实的食品“流通城市”。
这种形式的典型特征是食品产业链太长。一旦某个环节的信息缺失,食品的“生命体验”就会变得模糊,给食品安全监管带来挑战。
36家企业和63人被列入“黑名单”
受资源和环境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上海对国外食品消费的高度依赖在短期内不太可能发生显著变化。但是,通过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的可追溯性管理,可以解决食品产业链长和连锁食品安全信息“断裂”带来的问题。
白皮书显示,目前,上海已有6万多个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纳入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可追溯数据总量达13.5亿。
为避免食品安全信息溯源过程中的“数据孤岛”,去年,上海、南京、无锡、杭州、宁波、合肥等六个城市,作为首批长三角食品安全信息溯源试点城市,共同签署合作协议,启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食品安全信息溯源平台。
目前,江苏、浙江、安徽等省的48家食品和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已经纳入该系统,并上传了约13万份追溯数据。
然而,这只是一种彻底追踪源头的工作方法。只有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领域的信用体系,迫使企业强调诚信,才能树立食品安全的责任感。
去年,上海继续推进食品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共公布了36家“黑名单”企业和63名食品安全领域负责人,并推进到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实施联合处罚。
良好的食品安全环境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来维持。
2019年,上海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共受理食品投诉、举报和查询71915件,其中举报案件的核实率达到25.4%。
公民的投诉和举报主要集中在五类食品:餐饮食品、肉制品、食品加工品、食用农产品、糕点等。反映的主要问题是食品变质、保质期、异物、非法添加、包装标签不符合规定、进食后不适、无证经营、餐馆吸烟控制不力等。
据线索核实,2019年,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共实施奖励案件1336件,奖励金额38.2万元。
标题:上海年度食品安全报告的通过率是近14年来最高的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