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34字,读完约4分钟

“谢谢你!非常感谢!我必须送你一面旗帜。”9月底,经过虹口区人民法院的审理和执行,李阿姨最终获得了自己的房屋征收补偿。她激动地握着法庭工作人员的手,不停地说着谢谢。

“高标准”使其变得困难

李阿姨和她的前夫已经离婚多年,一直靠租房子生活。由于其他地方没有住房,她的户籍没有被迁出,她的前夫是承租人。后来,当房子被拆除时,两人在如何分配赔偿金的问题上意见不一,闹得沸沸扬扬。鉴于作为承租人的前夫已经与征用公司签署了房屋征用和安置协议,他将在几天内得到补偿,他自己的钱很可能落到空.身上当李阿姨感到愤怒和悲伤时,她经过深思熟虑,决定走上民事诉讼之路。当时,虽然前夫被起诉,法院受理了此案,但李阿姨仍然担心,担心前夫在收到赔偿后会立即提取现金并转账。

虹口法院推进破解执行难 专项治理工作标准化

这种担心并非没有道理,因为在民商事纠纷中,往往是因为当事人在审判过程中故意转移和隐瞒财产。李阿姨的诉讼怎么可能“容易执行”?这是因为法官给了不懂法律的李阿姨一个财产保全的提示,然后她又申请了财产保全,从而避免了她前夫的转移和隐瞒收钱。“多亏了法官的提示,否则,这场官司很有可能会赢,但钱不会到手!”李阿姨说。

虹口法院推进破解执行难 专项治理工作标准化

事实上,这种提示不属于法院工作的法律义务。然而,这些“额外”工作已被积极纳入虹口区人民法院制定实施的《实施困难专项治理工作高标准管理要求》(以下简称《工作标准》)。

“造成执行困难的因素很多,包括外部社会因素和审判与执行各方面联系不良。”虹口区人民法院执行委员会副主任胡正明说。为此,虹口区人民法院找到了自己的理由,梳理了立案、审理和执行的环节,挖掘了内部工作中可能给当事人带来便利的工作点,优化了工作流程和方法,实际上给当事人带来了便利。

虹口法院推进破解执行难 专项治理工作标准化

“高标准”比自律更严格

该《工作标准》共分5节35条,重点解决“执行难”问题,围绕立案、审判和执行三大功能,制定了具体的工作标准。

对于备案部门,要解决“执行难”的第一个障碍,负责提示告知、指导衔接、检查识别,如上述“财产保全提示”,要求财产保全的提示率达到100%。

作为解决“执行难”工作的重点部门,司法部门要求改进对事实的调查,保证对所涉标的物的准确描述;提高调解和回避的数量和质量,减少进入执行程序的调解案件数量。市高院要求调解撤案率的合理化区间值不应低于53.56%,虹口区人民法院“超标”至60%以上;提高判决文件的可执行性,杜绝由此带来的执行困难。例如,在一些房屋改造案件中,在判断“恢复原状”时,有必要有具体的“原貌”参考,并清楚地说明原貌的相关数据;完善判决文书的推理和判决后的答疑,督促当事人自觉履行义务;提高试推广服务能力,确保程序的连续性。

虹口法院推进破解执行难 专项治理工作标准化

对于执行部门,要求尽快提高执行效率,尊重裁判内容。市高院要求实际执行率合理化区间值大于等于70.1%,虹口区人民法院要求超标到75%以上;提高执行质量,充分尊重裁判内容;加大纪律处分力度,全方位制裁老赖。

一个案件最终可以执行,立案、审判和执行之间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是环环相扣,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就像跑接力赛一样,只有每一棒都打得好,我们才能赢得最后的胜利。”胡正明说。

虽然《工作标准》实施时间不长,但一些环节取得了初步成效。“2016年1月至7月,平均每月财产保全申请数量为95件。自2017年1月至7月实施物业保存提示后,每月平均申请人数已增至112人。”《工作标准》的主要起草人介绍说。

此外,为了真正实现立案、审理和执行的有机结合,虹口区法院还设立了审计局作为具体的保障和协调机构;设立立法审查和执法协调会议,作为具体审议和协商的平台;成立审判责任评估委员会确定责任。一个工作标准和一项配套措施只有一个最终目标:用高标准管理解决难题,从根本上解决“执行难”,保护群众合法权益。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虹口法院推进破解执行难 专项治理工作标准化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58964.html